体育课不允许戴N95口罩
开学复课后体育课怎么上?在5月12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教育部和卫健委正研究制定疫情防控、夏季体育课和体育锻炼的指导方案,将于近两日印发。
王登峰。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 摄
王登峰称,由于假期延长,很多学生在家上网课,虽然在网络课程中也有体育锻炼和体育课的内容,但总体来讲,绝大部分同学运动量还是非常少,因此开学复课之后,体育课如何上,首先可能就要摸清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大家知道,一个人如果卧床一个礼拜,他整个肌肉和运动技能可能要老化十年左右。”因此,开学以后,对于广大青少年学生体育课和体育锻炼必须要给予科学的指导。
王登峰透露,目前教育部和卫生健康委正在研究制定疫情防控、夏季体育课和体育锻炼的指导方案,这两天就能印发。届时在体育课的课程设置、内容调整、器材使用和错时错峰、安全保障等方面都会提出明确要求。
“特别是上体育课进行体育锻炼,不允许戴N95的口罩,因为它的透气性太差,即使不会出现意外,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返校要不要戴口罩?
教育部最新回应
随着气温逐步升高,很多小学生佩戴口罩的不适感日益增加,学生在校期间的口罩佩戴是否有统一要求?对此,王登峰也在今天予以回应。
王登峰解释,中小学生在校可以不戴口罩是有前提条件的,第一是在低风险地区。第二,要确保进入校园的每个人都是健康的,第三校内疫情防控措施要做到位,比如教室里要隔位就座,面向老师,还有宿舍、食堂都有相关的人员距离和防控要求。做到这些之后,在低风险地区的中小学是可以不戴口罩的。另外,在体育锻炼运动场上也可以不戴口罩,但也有人员距离的要求,这是大的前提。
王登峰说,随着夏天的来临,戴口罩确实越来越难受,但目前在高校的疫情防控要求里面,由于大学生的生源地比较多,所以在人员密集的地方,比如在教室中还会要求戴口罩。
“戴口罩是疫情防控的要求,可以不戴口罩,只是在满足防控条件的前提下,如果防控条件不能满足,那我们难受可能也要戴。”王登峰说,在要求小学生严格规范佩戴口罩方面要多付出一些努力,要经常对他们进行提醒,特别是由于疫情原因,我们要帮助每个学生建立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一种自我保护的生活方式,这也是至关重要的。“既然疫情来了,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包括夏季戴口罩这样的困难。”
来源:南方都市报
1、河北初三女生自杀身亡:家人称曾遭校园霸凌,“警方已介入”
1、河北初三女生自杀身亡:家人称曾遭校园霸凌,“警方已介入”
河北省沧州黄骅市旧城镇贾象中学初三学生小林(化名)5月9日下午在家中自杀身亡,她父亲称女儿生前曾长期遭到校园霸凌。目前,公安机关“已经介入”此事。学校方面回应称,“非常痛心”,是否存在校园霸凌需等待公安机关的调查结果。
5月12日上午,小林的父亲冯先生告诉澎湃新闻,女儿大约是在5月9日下午2点多自杀的,他得知消息后,赶忙从做工的工地处赶到家里,下午4点多他报警。
冯先生称,自2019年11月起,女儿就开始失眠、头痛,精神压力大。家人曾带女儿求医治疗。去年农历腊月二十四(2020年1月18日),女儿在噩梦中哭着惊醒,才告知家人她常遭受同班两位女同学欺凌,经常被她们用圆规扎胳膊,用板凳殴打等。
冯先生介绍,当时学校已经放假,他等到今年3月16日才致电小林的班主任反映此事。次日下午,该校校长、小林的班主任、冯先生和小林、另两名同学及其家长当面沟通协商此事,校长协调两名同学向小林道了歉。小林提出,希望她们能在全班同学面前向自己道歉。这一诉求未获回应,此事不了了之。
5月7日是小林开学返校的日子。由于她状态不好,冯先生在7日至9日连续三天代女儿向班主任请假。9日下午,小林在家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冯先生提供的一段小林生前录下的音频显示,小林称自己的遭遇导致家人生活都“不好过”,“这一切原由都是我......请原谅我的软弱,我真的挺想陪你们的,可我背(音)不下去了,我觉得过得好难受.......”
据冯先生介绍,这段音频是家人发现女儿自杀后,在她手机里找到的。
就此事,澎湃新闻5月12日上午联系了旧城镇贾象中学。校办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学校已知晓此事,学生小林确实已经离世,学校对此感到“非常痛心,也很遗憾”。针对小林生前是否遭到校园欺凌等情况,这位工作人员表示,当地公安机关已经介入调查此事,需要等待调查结果。
黄骅市公安局旧城镇派出所一位工作人员12日上午告诉澎湃新闻,派出所“已经介入”,该事件“属于自杀”,随后挂了电话。澎湃新闻再次致电,另一位工作人员表示,需要致电黄骅市公安局政治处了解情况。
黄骅公安局政治处一位刘姓工作人员称,他不了解情况,需要向相关领导先询问清楚再给反馈。截至发稿前,澎湃新闻尚未获得反馈。
5月12日,澎湃新闻多次致电黄骅市教育局办公室号码,均无人接听;冯先生提供的小林班主任和校长的手机号码,也处于“无人接听”状态,他们也未回复澎湃新闻的相关短信。
2、开学首日,小学生弄丢书包在公交站大哭
5月11日,河南郑州。一名小学生在开学第一天把书包落在了公交车厢,一名乘客带着泣不成声的小学生找到公交司机,随后司机联系调度站,帮她找回书包,并将其送回家。
3、乡村振兴在“边区” 湖南株洲逐梦“绿富美”的实践
2、开学首日,小学生弄丢书包在公交站大哭
5月11日,河南郑州。一名小学生在开学第一天把书包落在了公交车厢,一名乘客带着泣不成声的小学生找到公交司机,随后司机联系调度站,帮她找回书包,并将其送回家。
3、乡村振兴在“边区” 湖南株洲逐梦“绿富美”的实践
中新网株洲5月12日电(记者 邓霞)“看到邻居家都用上了干净、无气味的厕所,我也决定花一千多元钱把厕所改一下,何况上级还免费帮我们安装了塑钢化粪池。”湖南株洲醴陵市枫林镇时轮村村民张先生感慨地说。
时轮村是一个风景秀美的小山村,2018年底该村还有217户农户没用上卫生厕所。随着“厕所革命”的推进,该村今年已完成改厕103户,还有60多户正在改建中。
厕所改好了,时轮村的村容村貌也随之发生变化,村里开始实行垃圾分类,臭水沟也治理好了,屋前屋后还种上花草树木,村民住得更舒适了。
时轮村的变化是株洲市乡村振兴战略成效的一个实例。近三年来,该市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力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积极推进社会治理,湘赣边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首战告捷。
一颗小黄桃引爆乡村产业大发展
发展黄桃8.3万亩、总产量4.5万吨,产品畅销全国大部分大中城市,并远销到阿联酋、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地……株洲炎陵县利用生态优势,大力发展黄桃产业,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架起了桥梁。
炎陵黄桃的热销,带动了物流、包装、旅游休闲等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形成了多业态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该县建成电商产业园和电商扶贫中心,注册电商企业670余家,连接微商户8000余户,39个乡村旅游村、300余家“农家乐”“采摘乐”等分享黄桃“红利”,黄桃实现全产业链产值20亿元,超过6万人参与黄桃产业链,人均增收9000元。
近年来,株洲市人民政府出台了《株洲市乡村振兴规划(2018—2022年)》《关于创建株洲市现代农业特色产业集聚区的实施意见(2018-2020年)》《株洲红茶产业发展规划》等政策性文件,对畜禽、蔬菜、粮食、油料、水果、茶叶等优势特色产业进行顶层设计,炎陵黄桃、茶陵红茶、攸县大豆、醴陵油茶等“一县一特”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截止到2018年底,株洲市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示范园44个,培育省级农业特色小镇5个,培育农业龙头企业290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238家、家庭农场1923家,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催生了畜禽、蔬菜、粮食、油料四个百亿元产业,水果、竹木、茶叶三个50亿元产业。
一首小山歌唱响乡风新文明
“南岳之北、湘江岸边、我们的家园、古老的浦湾……”每天晚饭后,伴随着株洲渌口区朱亭镇浦湾村“村歌”优美的旋律,浦湾村男女老少聚集在村文化活动广场,一边看广场舞大妈们排练村歌舞蹈,一边随声附唱。
浦湾村党组织书记陈和平说,浦湾村曾是一个党组织软弱涣散村,村风民风较差,不良习俗随处可见。2016年株洲市委选派优秀领导干部进驻后,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多方力量的支持,广大村民的努力,浦湾村的面貌焕然一新,村民们不仅“口袋”富了,“脑袋”也在逐步变富。
攸县新市镇福寿万村发起殡葬改革,欲彻底抛弃传统土葬,建立一座“其善荫永安堂”骨灰安放室;茶陵县大力提倡婚事新办,鼓励以集体婚礼、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夫妻共植纪念树等方式举办婚礼;醴陵市政府投入2.2亿元用于乡村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家园和门前“三小”等硬件建设……目前,株洲市以乡风民风、人居环境、文化生活“三个美起来”为目标,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婚丧大操大办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推动移风易俗,文明乡风已在株洲广大农村蔚然成风。
一个小村官推动农村基层大治理
醴陵市国瓷街道土株岭村在2016年基层党组织考核中评定为“软弱涣散村”,在随后换届选举工作中,李志勇高票当选为该村党支部书记。
面对这个“烂摊子”,李志勇没有退缩,奉行“事虽难,做则必成”的信念,找村支两委班子成员交心谈心,找村民拉家常,找出了制约村上发展的症结所在。
三年来,李志勇带领村干部、村民修建村级主干道2.97公里,修建村组级道路7公里,实现了全村道路硬化;兴修水利工程20多处,解决了100多亩良田的灌溉问题;兴建惠民饮水工程,12个组、300多户村民用上放心水;为13户贫困户免费安装接通自来水,全村15户、41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为了村上的长远发展,村党支部加强村组干部队伍建设,培养3名村级后备干部,发展党员1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名。土株岭村在2018年度城市创建工作考核中获得第一名,实现了由“乱”到“治”。
为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推动乡村发展和社会治理,株洲市在湖南率先出台《加强农村和社区基层党的建设的二十条意见》,强调要农村和城市党建一起抓、两手硬。之后,《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城市社区党支部“五化”建设标准》等多个指导性文件也相继出台。
有了制度保障,村干部“腰杆子”也硬起来了。2018年,村干部组织村民开展治安巡逻1.2万余人次,参与处置各类事件5300余次,协助调处治安纠纷1080余件,协助交通疏导4300余人次,排查安全隐患1380余处,协助破获刑事案件106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