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急性发作,剧烈疼痛,如虎咬刀割,难以忍受!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止痛!止疼!止痛!止疼!
痛风急性发作,如何选择止疼药?全球多个国家,包括美国、英国、日本等发布的痛风防治指南中,痛风急性发作首选的一线止疼药,均推荐秋水仙碱,为什么?因为秋水仙碱既是痛风急性发作的特效药,也是痛风急性发作的标志性药物(痛风急性发作时,如果用秋水仙碱无效,应考虑是否是痛风)。
然而,由于秋水仙碱严重的副作用,腹泻、呕吐、胃出血等,使很多痛风急性发作的患者,乃至临床医生,都饱受困扰!
困扰一:为什么要首选秋水仙碱?
秋水仙碱是从一种“秋水仙”植物中提取、精制而成的一种生物碱,其在上世纪30年代,被发现对痛风急性发作具有快速止疼作用以来,被临床上推荐作为痛风急性发作止疼的特效药使用,至今已有近90年的历史。
尽管秋水仙碱有严重的副作用,但仍被临床上作为痛风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之一,这主要得益于秋水仙碱独特的止疼机理。
秋水仙碱的作用机理:通过减低白细胞活动和吞噬作用、减少尿酸盐的沉积、减轻炎症反应,而起到止痛作用,这种作用机理与痛风急性发作的炎症形成机制几乎完全吻合,所以痛风急性发作时,如果及时使用秋水仙碱,既能快速止痛,又能准确判断,是痛风判定的标志性药物。
经过90年来的时间考验,尽管人类发明了很多的副作用相对小的止疼药,但由于秋水仙碱的独特作用机理,其仍是痛风急性发作首选的止疼药之一!
困扰二:如何减少秋水仙碱的副作用?
秋水仙碱的副作用主要表现在胃肠道,早期的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严重者会导致胃出血,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一定要引起足够重视。
尽可能减少秋水仙碱的副作用,专家建议:
1. 一定要把握好剂量,小剂量更安全:中国国家批准的的说明书推荐的剂量为:急性发作期成人每1-2小时服0.5-1mg(1-2片),直至关节症状缓解;或出现腹泻、呕吐,24小时内不宜超过6mg(12片)。
注意:2019年12月美国医师协会即将发布的《2020美国痛风指南》,强烈推荐低剂量的秋水仙碱,即每次0.5mg,每日三次,其同样具有治疗作用,但不良反应大大降低(美国人不推荐中国药物说明书推荐的用法、用量)。
2. 一定要把握好时机:对于急性痛风,最好在痛风发作有预感时立即服用秋水仙碱,很多痛风患者都有体会,越早用药,止痛效果越好,如果拖延用药,等痛风疼痛严重了,才开始用药,效果相对较差,往往要合并加上非甾体消炎药,才能发挥较好的止痛作用。
特别提醒:痛风发作48小时(有人说36小时),炎症基本上已经形成了,这时再用秋水仙碱,基本上起不到止痛作用,只能改用非甾体消炎药。
3. 一定要及时看医生:秋水仙碱毕竟是处方药,有严重的不良反应,也有严格的适用症,所以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当然,有痛风反复发作经历的人,建议家中备一点秋水仙碱,一旦有即将发作的预感,或者夜间不方便看医生的时候,及时用上秋水仙碱(记住:每次0.5mg),既能立即止痛,又能有效减少秋水仙碱的用量。
困扰三:秋水仙碱没有效果怎么办?
首先可以肯定地是:只要是痛风急性发作,秋水仙碱一定有效!有几种情况例外。
一是非痛风发作的疼痛,如风湿性关节炎、骨刺、神经性疼痛;二是慢性痛风,过了急性期的;三是顽固性、多年老痛风,已产生对秋水仙碱不敏感。
对慢性痛风、多年老痛风的,服用秋水仙碱无效的,可改用非甾体消炎药,或者糖皮质激素。
国外的痛风治疗指南也有建议:痛风急性发作,首选糖皮质激素的,但不适合中国国情,我们缺少家庭医生制度,缺少激素撤药停药的监控机制,因此,在中国除非对秋水仙碱、非甾体药均无效,万不得已才用激素。
小结:摆脱秋水仙碱困扰的根本方法,是尽量少用、最好不用秋水仙碱,通过控制好尿酸水平,用药物及非药物的方法,将尿酸值长期控制在417以下,让痛风不发作,秋水仙碱就没有用武之地了!
兰葛牌清风茶,国家食药总局批准增强免疫力的植物代用茶,面市多年,因其促进尿酸排泄显著、保护肾脏排泄尿酸功能,很多人当日常茶饮,免疫力明显提升,尿酸长期正常,痛风多年不犯,深受痛风、高尿酸人群好评!
本产品不能代替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