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银行取款遭盘问“具体买什么” 取款风波引发法律争议[看点] - 社会 - 国内资讯 - 亿席商务网
标王 热搜: 广州  SEO  贷款  深圳    医院  用户体验  网站建设  机器人  贵金属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 社会 » 正文

律师银行取款遭盘问“具体买什么” 取款风波引发法律争议[看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11-11 23:22:20  来源:互联网  作者:亿席商务网  浏览次数:112
核心提示:取款风波:当银行盘问遇上法律底线那天下午,在建设银行东营东城支行的柜台前,一场关于4万元取款的寻常业务演变成公民权利与银行规则的正面交锋

取款风波:当银行盘问遇上法律底线

律师银行取款遭盘问“具体买什么”

那天下午,在建设银行东营东城支行的柜台前,一场关于4万元取款的寻常业务演变成公民权利与银行规则的正面交锋。周筱赟律师怎么也没想到,取自己的钱给朋友包结婚红包,竟会遭遇连环盘问:钱要用来买什么?上月转账是谁汇的?能否联系家人核实身份?

律师银行取款遭盘问“具体买什么” 取款风波引发法律争议

“我是来取款的,不是来接受审讯的。”

律师银行取款遭盘问“具体买什么” 取款风波引发法律争议

这句话道破了问题的本质。2025年8月生效的《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办法》明确规定,5万元以下现金存取免于说明用途。然而基层银行仍在执行自行加码的“土政策”——1万元以上就要审查。更令人诧异的是,当客户依法拒绝过度披露隐私时,银行的回应竟是直接报案。

律师银行取款遭盘问“具体买什么” 取款风波引发法律争议

从法律视角看,这场冲突涉及三个核心问题。信息收集的合法性边界,《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收集个人信息应当“与处理目的直接相关,限制在最小范围”。盘问资金具体用途已超出必要限度——无论是买家电还是送红包,都不影响交易本身的性质。无罪推定原则的适用,银行将每位储户预设为潜在犯罪嫌疑人,要求自证清白,这与“未经依法审判,不得确定有罪”的基本法理相悖。规则冲突的解决机制,当银行内部规定与国家法律冲突时,下位法必须服从上位法。



 

  以上是“律师银行取款遭盘问“具体买什么” 取款风波引发法律争议[看点]”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亿席商务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业信誉等),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本企业其他资讯

 
网站首页 | xml | top资讯 | 粤ICP备110904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