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三亚28件深海装备首次国内亮相 深海科技新格局[看点] - 社会 - 国内资讯 - 亿席商务网
标王 热搜: 广州  SEO  贷款  深圳    医院  用户体验  网站建设  机器人  贵金属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 社会 » 正文

海南三亚28件深海装备首次国内亮相 深海科技新格局[看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11-02 00:18:55  来源:互联网  作者:亿席商务网  浏览次数:100
核心提示:2025年10月28日,海南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举办了一场为期三天的深海技术与装备成果展。展览上,123件深海“硬科技”集中亮相,其中28件为国内首次展出

2025年10月28日,海南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举办了一场为期三天的深海技术与装备成果展。展览上,123件深海“硬科技”集中亮相,其中28件为国内首次展出。这些装备已通过真实海试验证,从能潜入万米深渊的水下滑翔机到可24小时清理海洋垃圾的无人船,再到实现水下光通信的“信息高速公路”,展示了中国深海装备的技术高度,并揭示了一个从科研突破到产业落地的完整链条正在海南加速成型。

海南三亚28件深海装备首次国内亮相

首次亮相的装备主要集中在智能无人航行器、深海传感器、专用能源系统和深海作业保障设备四大类。最引人注目的是“海燕—X”万米水下滑翔机。它形似鱼雷,依靠内部油囊调节浮力,在海水中滑翔前行。这种低功耗设计使其续航里程高达7600公里,足以横跨半个太平洋。其最大工作深度达到11000米,能够抵达地球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的挑战者深渊。这一数据不仅刷新了世界纪录,也标志着中国在全海深无人潜航器领域已从“跟跑”转为“领跑”。

海南三亚28件深海装备首次国内亮相 深海科技新格局

中国深海装备近年密集突破的原因在于“产学研用”的协同机制。此次展出的28件首秀装备中,约75%由科研院所和高校研发,其余则由企业完成工程化和本地化生产。天津大学研发的“海燕”系列由三亚本地企业慧洋智能装备有限公司量产;北京邮电大学的水下光通信技术正通过共享平台与潜航器对接。这种分工模式让科研机构专注前沿创新,企业聚焦产品落地,避免了以往科研成果难以转化的问题。海南独特的地理优势和自贸港政策为这种协同提供了理想土壤。



 

  以上是“海南三亚28件深海装备首次国内亮相 深海科技新格局[看点]”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亿席商务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业信誉等),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本企业其他资讯

 
网站首页 | xml | top资讯 | 粤ICP备110904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