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众议长警告:此次政府“关门”可能有史以来最久 - 生态圈 - 企业投稿 - 亿席商务网
标王 热搜: 广州  SEO  贷款  深圳    医院  用户体验  网站建设  机器人  贵金属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投稿 » 生态圈 » 正文

美众议长警告:此次政府“关门”可能有史以来最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10-15 00:31:57  来源:互联网  作者:亿席商务网  浏览次数:93
核心提示:新华社北京10月14日电 美国联邦政府“停摆”13日进入第13天,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这一轮“停摆”已开始影响国家经济。美国共和党籍众议院议长迈克·约翰逊当天预测称,此次“停摆”时长可能成为“历史之最”。这是10月12日在美国华盛顿拍摄的国会大厦和交通信号灯。10

新华社北京10月14日电 美国联邦政府“停摆”13日进入第13天,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这一轮“停摆”已开始影响国家经济。美国共和党籍众议院议长迈克·约翰逊当天预测称,此次“停摆”时长可能成为“历史之最”。

美众议长警告:此次政府“关门”可能有史以来最久

这是10月12日在美国华盛顿拍摄的国会大厦和交通信号灯。10月12日,美国联邦政府“停摆”进入第12天。新华社记者 李睿 摄

“情况越来越严重”

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即将进入第三周。贝森特13日在福克斯商业频道一档节目中说,“情况越来越严重”,政府“停摆”开始影响实体经济,影响民众生活。他说,为保证军饷发放,联邦政府不得不暂停支付其他联邦雇员和服务机构员工的工资,其中包括史密森学会下属博物馆和国家动物园。

史密森学会在其网站宣布,旗下数十家博物馆、研究中心和国家动物园自12日起全部因政府“停摆”关闭。国家动物园网站说,园内动物“将继续得到喂养和照顾”,不过动物直播将停止。

美众议长警告:此次政府“关门”可能有史以来最久

10月12日,位于美国华盛顿的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因联邦政府“停摆”而关闭。新华社记者 李睿 摄

联邦政府“停摆”影响在全美范围持续蔓延。美国媒体报道,空中交通管制人员短缺造成更多航班延误,12日全美近8000架次航班延误,270多个航班取消。政府“停摆”还影响农户补贴发放和小企业贷款。联邦政府经济数据推迟发布导致企业难以制定未来规划。

《今日美国报》网站报道,政府“停摆”使数百万美国人依赖的国家洪水保险计划“面临瘫痪”。许多人因不能获得联邦洪灾保险而无法办理住房抵押贷款。许多房主可能会在没有洪灾保险的情况下面临大西洋飓风季长达两个月甚至更久的灾害天气。

美联社报道,如果“停摆”持续到10月底,包括数千名众议院助理在内的政府工作人员将拿不到工资。

正在走向“史上最长”

与此同时,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在医保相关福利开支等核心分歧上仍不让步。美媒指出,目前来看,迅速达成妥协的前景渺茫。

众议院议长约翰逊13日继续将引发“停摆”的财政僵局归咎于民主党,并警告说美国“正快速走向美国历史上最久的政府停摆”。约翰逊说,在民主党人暂停医保相关福利开支上的要求、重新恢复政府运转之前,他“不会进行谈判”。

众议院民主党领袖杰弗里斯12日将责任归咎于共和党的不配合,称民主党愿意坐下来谈,但共和党依旧“我行我素”。

美众议长警告:此次政府“关门”可能有史以来最久

10月10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美国总统特朗普返回白宫。当日,美国联邦政府“停摆”进入第十天。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主任沃特在社交媒体上宣布,联邦政府裁员已经开始。新华社记者 胡友松 摄

美国联邦政府最近、也是最长的一次“停摆”发生在2018年末至2019年初,当时国会没能通过包含美墨边境“筑墙”费用的临时拨款法案,导致联邦政府“停摆”35天。

由于两党分歧,美国国会参议院未能在9月30日上一财年结束前通过新的临时拨款法案,维持政府正常运转的资金耗尽。10月1日起,美联邦政府时隔近七年再度“停摆”。“停摆”进入第十天时,白宫宣布开始大规模解雇联邦雇员。特朗普称,裁员将集中在“趋向民主党的领域”,会波及“很多人”。

外界普遍认为,这是一次极不寻常的大规模裁员,是特朗普政府抓住“停摆”机会缩小政府规模的一种方式。副总统万斯12日做客福克斯新闻频道时称,联邦政府“停摆”持续时间越长,对联邦机构的裁员力度将“越大”。他说,部分裁员“令人痛苦”,但那是民主党人造成的。

民主党则指责政府拿联邦雇员“开刀”既不合法也非必要。民主党籍亚利桑那州联邦参议员马克·凯利说,联邦政府完全没有必要“惩罚民众”,他们不应该被这样对待。(记者:鲁豫、杨伶、熊茂伶)



 

  以上是“美众议长警告:此次政府“关门”可能有史以来最久”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亿席商务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业信誉等),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本企业其他资讯

 
网站首页 | xml | top资讯 | 粤ICP备110904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