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为何上调寒武纪目标价至1835元 三大催化剂支撑乐观前景[看点] - 社会 - 国内资讯 - 亿席商务网
标王 热搜: 广州  SEO  贷款  深圳    医院  用户体验  网站建设  机器人  贵金属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 社会 » 正文

高盛为何上调寒武纪目标价至1835元 三大催化剂支撑乐观前景[看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8-26 00:02:16  来源:互联网  作者:亿席商务网  浏览次数:47
核心提示:高盛的一份研报再次激发了市场对国产AI芯片龙头寒武纪的关注。8月24日,高盛将寒武纪的12个月目标价从1223元大幅上调50%至1835元,并维持“买入”评级,潜在上涨空间达47.6%

高盛的一份研报再次激发了市场对国产AI芯片龙头寒武纪的关注。8月24日,高盛将寒武纪的12个月目标价从1223元大幅上调50%至1835元,并维持“买入”评级,潜在上涨空间达47.6%。

高盛认为,在中国云服务商资本支出增加、供应链多元化以及寒武纪自身研发投入加强的共同推动下,其长期增长前景可期。该行通过复杂的估值模型预测到2030年,核心逻辑在于中国AI供应链整体的市场重估。新目标价1835元人民币隐含了2030年预测市盈率44倍或2030年预测企业价值/销售额9倍,牛市情景下寒武纪的股价甚至可达3934元人民币。

高盛的乐观判断基于三个主要因素。国内云厂商资本开支激增是其中之一。报告显示,腾讯在2025年第二季度的资本支出同比增长119%,这直接利好上游的AI芯片供应商。其次,供应链多元化趋势为本土芯片厂商创造了机遇。报告指出,DeepSeek等本土大模型的迭代正在适配下一代国产芯片,有助于客户降低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为寒武纪等本土厂商创造了市场空间。寒武纪已通过中国信通院的DeepSeek兼容性测试,印证了其研发实力。最后,寒武纪自身的研发投入决心得到确认。公司计划在未来三年投资45亿元人民币用于AI芯片和软件研发的定向增发方案已获上交所批准,显示了公司对技术创新的坚定承诺。

高盛采用了一种更具前瞻性的贴现企业价值/EBITDA(EV/EBITDA)模型来计算1835元的目标价。具体来说,高盛并未纠结于寒武纪近几年的盈利数据,而是将估值基准年定在了2030年。报告预计届时寒武纪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率将达到22%,与英伟达、AMD等全球同行的盈利水平更具可比性。高盛将应用于2030年EBITDA的目标倍数从之前的49倍上调至65倍,反映了市场对中国AI供应链的重估。最终,通过以12.7%的股权成本折现回2026年,再结合公司的现金和债务情况,得出了每股1835元的目标价。

为验证其估值的合理性,报告进行了多维度交叉检验,并认为估值“并未过高”。1835元的目标价对应9倍的2030年EV/Sales,低于公司自2022年以来的交易区间(22倍-61倍),且在全球同行范围的交易区间内,英伟达为15倍2026E EV/Sales,AMD为7倍2026E EV/Sales。目标价还对应253倍的2026年市盈率和44倍的2030年市盈率,在与中国半导体同行的增长率进行比较后,报告同样认为其估值处于合理范围。

高盛同时给出了不同情景下的估值。在最乐观的“牛市情景”下,若寒武纪芯片出货量年复合增长率达到约90%,其目标价可高达3934元。而在“熊市情景”下,若出货量增速放缓,目标价则可能回落至1211元。



 

  以上是“高盛为何上调寒武纪目标价至1835元 三大催化剂支撑乐观前景[看点]”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亿席商务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业信誉等),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本企业其他资讯

 
网站首页 | xml | top资讯 | 粤ICP备110904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