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超50万人陷入饥荒 以军或9月中旬攻加沙城 - 生态圈 - 企业投稿 - 亿席商务网
标王 热搜: 广州  SEO  贷款  深圳    医院  用户体验  网站建设  机器人  贵金属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投稿 » 生态圈 » 正文

加沙超50万人陷入饥荒 以军或9月中旬攻加沙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8-23 22:29:03  来源:互联网  作者:亿席商务网  浏览次数:41
核心提示:新华社北京8月23日电 联合国有关机构22日发布最新粮食安全阶段综合分类分析报告说,加沙地带超过50万人正陷入饥荒。这是中东地区首次被正式确认发生饥荒。以色列媒体当晚报道,以军对加沙城的军事进攻预计于9月中旬开始。加沙正式进入饥荒状态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粮食计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22日联合发

新华社北京8月23日电 联合国有关机构22日发布最新粮食安全阶段综合分类分析报告说,加沙地带超过50万人正陷入饥荒。这是中东地区首次被正式确认发生饥荒。以色列媒体当晚报道,以军对加沙城的军事进攻预计于9月中旬开始。

加沙正式进入饥荒状态

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粮食计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22日联合发布的报告指出,加沙地带饥饿和贫困正在广泛发生,饥荒预计将在未来几周从加沙城蔓延至代尔拜拉赫和汗尤尼斯。

报告显示,到9月底,加沙地带将有逾64万人在食品安全方面处于最严重的“灾难”阶段,114万人处于次一级的“紧急”阶段,另有39.6万人处于“危机”阶段。

“就在人们似乎已经找不到任何词语来形容加沙人间地狱般的景象时,一个新词又出现了:饥荒。”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社交媒体上写道,这绝非天灾,而是一场人祸,也是人类自身的失败。

他说,根据国际法,以色列作为占领国有明确的义务——包括确保民众获得粮食和医疗物资的义务。“我们不能允许这种情况继续下去而不受惩罚。”

联合国负责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兼紧急救援协调员汤姆·弗莱彻同日在记者会上表示,这场饥荒本可避免,粮食却因以色列阻碍而堆积在边境之外。他呼吁停火并打开所有物资运输通道,让粮食等物资不受阻碍地运进加沙地带。

巴勒斯坦外交部当天呼吁国际社会采取果断行动,迫使以色列立即停止战争,并表示这是阻止、遏制和解决饥荒并防止饥荒蔓延的唯一途径。

以媒:进攻加沙城9月中旬开始

以色列第12频道电视台22日晚以多名知情官员为消息源报道,以军对加沙城的军事进攻预计于9月中旬开始,围绕加沙地带停火和释放被扣押人员的谈判则有望下周重启。

报道说,以军为执行加沙城接管计划而征召的预备役人员将于9月2日报到服役。以军最快于8月24日向眼下身处加沙城的约100万巴勒斯坦居民下达“撤离通知”。

报道分析,以总理内塔尼亚胡等政府高层正寻求尽快发起对加沙城的进攻,而军方希望首先采取措施确保被扣押人员和以军士兵在行动中的安全,同时撤离城内巴勒斯坦人并确保进攻加沙城的行动具有“国际合法性”。

加沙城位于加沙地带北部,被以方视为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的大本营和被扣押人员所在地。内塔尼亚胡21日发表视频讲话说,他已指示立即重启与哈马斯的谈判,并将最终批准夺取加沙城控制权和“击败哈马斯”的军事计划。

哈马斯和以色列7月6日起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新一轮间接谈判。因不满哈马斯就停火方案所提意见,以方同月24日召回谈判人员,寻求“替代选项”,并于8月8日出台接管加沙城计划。该计划在以色列国内外引发反对和谴责。

一些消息人士告诉以色列第12频道电视台,预计以方接下来几天将重新派出谈判代表团,谈判重启日期和地点已在讨论中,可能不会在多哈或埃及首都开罗举行。

以军称也门胡塞武装来袭导弹“空中解体”

以色列国防军22日说,也门胡塞武装当晚对以色列发射的一枚弹道导弹显然在“空中解体”。

以军说,初步评估显示,这枚导弹是在下降过程中解体的。以军正就以方拦截效果进行调查。以色列急救组织“红色大卫盾”发表声明说,一些导弹残片落到以色列中部特拉维夫市本-古里安机场附近一处集体农庄的居民房屋上。

新华社记者早些时候在特拉维夫听到防空警报和爆炸声。记者手机安装的预警系统显示,以色列中部城市里雄莱锡安、雷霍沃特、内坦亚和以色列控制的耶路撒冷郊区等地响起防空警报。以军随即宣布,以空军向来袭导弹发射拦截弹。

据以色列媒体统计,自3月18日以色列恢复对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以来,胡塞武装已向以色列发射约70枚弹道导弹。胡塞武装重申,只有以色列停止侵略和封锁加沙地带,才会停止针对以色列的袭击。(记者:任耀庭、石松、黄泽民、王卓伦、路一凡、冯国芮)



 

  以上是“加沙超50万人陷入饥荒 以军或9月中旬攻加沙城”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亿席商务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业信誉等),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本企业其他资讯

 
网站首页 | xml | top资讯 | 粤ICP备110904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