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临床与基础医学院,辅导员侯瑞刚和董灵芝特别关注一名2020级临床医学本科生小李。小李是一名骨癌患者,经历了17次化疗、10余次手术以及两次病危。病痛不仅在他身上留下疤痕,还让他内心充满自卑。
如何对特殊学生进行精准帮扶成为侯瑞刚和董灵芝思考的问题。恰逢该校辅导员学院开设特殊学生帮扶等课程,并定期举办心理工作坊等活动,两人逐渐明确了对小李的帮扶方向。在辅导员学院的支持下,他们对小李进行了精准帮扶。最终,小李从骨癌患者成长为优秀学生典型,并以自身经历激励更多人。
受益于辅导员学院体系的师生不在少数。作为全国首个辅导员学院,该学院如今已满“周岁”。回顾一年多来的发展,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副校长贾海宁表示,辅导员学院构筑了一张“育人共同体”发展蓝图,既增强了辅导员队伍的凝聚力,又更有针对性地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2024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辅导员学院”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全国高校首个实体运行的辅导员专门培养机构。在此之前,该校已就辅导员队伍培养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探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组建于2019年2月28日,是一所年轻的高校。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新进辅导员数量占据辅导员群体近70%,年轻化和经验不足的问题亟待解决。
2020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辅导员发展中心成立,在队伍建设上实现辅导员学培体系和辅导员工作室建设双引擎驱动。然而,8个工作室存在方向模糊、不成体系的问题,辅导员培训短时点状、不够系统。时任大学生青春健康辅导员工作室主持人、生物医学科学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张一航对此深有体会。尽管活动数量增加,但彼此关联性不够,缺乏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