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意大利罗马大学一项研究表明,即便不依赖任何电子设备或外部监控装置,最普通的无线网络信号也可实现对人体的持续跟踪。研究指出,Wi-Fi信号在环境传播过程中,其波形会因路径上物体与人体干扰产生动态变化,这些变化中蕴含丰富的生物识别特征。通过技术提取与数字化建模,这些信号特征可转化为个体独特的“生物数字指纹”。
基于此,研究团队开发了名为“WhoFi”的识别系统。该系统通过解析人体与周围Wi-Fi信号的交互模式,无需依赖手机、可穿戴设备等终端,仅依托路由器集成的无线传感器,即可实现对个体生物特征的精准识别与行为动作的判断。目前,WhoFi系统对个体特征的识别准确率已达95%,并支持跨观察点的特征匹配,从而完成对目标个体的持续跟踪。
值得注意的是,路由器集成的高精度无线传感器最初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而现阶段其应用场景已逐步扩展至环境监测、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医疗健康及家庭生活等多个领域。这一技术普及趋势引发了学界与公众对“被动式跟踪”风险的广泛担忧——在无线网络传感器广泛部署的背景下,如何有效防范个体身体特征与行动隐私的潜在泄露,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