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暑期的到来,夏季出行迎来高峰,毕业游、亲子游持续升温。然而,夏季出游时室内外空调温差大、旅途疲劳等因素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加上人员流动频繁,容易诱发夏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因此,需提前做好健康攻略,科学规划行程,确保旅途不受疾病干扰。
在打包行李时,要准备好消毒湿巾、口罩等防护物品。为了应对突发状况,还需备好随身药品,包括特需药和常备药。特需药品根据个人健康状况准备,常备药品包括晕车药、抗过敏药、解暑药、感冒药等。夏季感冒具有特殊性,兼具“祛外邪、清内热”功效的药物更对症。例如连花清瘟,具有“清瘟解毒、宣肺泄热”之效,组方中还有广藿香可芳香化湿护脾胃,既能缓解发热、鼻塞、流涕、头痛、咽干咽痛等症状,又因是纯中药,不会引起嗜睡,不影响游玩或休息,适合出游携带。
过度劳累和作息紊乱是夏季出行时免疫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不少人总想一次玩够,一天打卡多个景点,凌晨才休息,中午又顶着烈日赶路,这种高强度行程很容易让身体透支。合理规划行程的核心在于张弛有度。游览户外景点应避开高温时段,安排在早晚凉爽时进行,比如清晨去公园散步,傍晚逛夜市,既舒适又能避开人流高峰。在人群密集的室内公共场所游玩时,注意佩戴口罩,与有症状人群接触时要做好个人防护。每天预留1-2小时的休息时间,在酒店补充睡眠或简单休整,保证每天7-8小时睡眠,使身体有足够精力对抗外界刺激。
肠胃稳定才能让免疫系统更加稳定。虽然品尝美食是出游的一大乐趣,但夏季应格外注意食物安全问题。少吃街边未经冷藏的生冷食物,就餐前要注意观察餐厅的卫生状况,如桌面、餐具是否干净;在外打包的食物回旅馆后尽快食用,避免食用隔夜剩饭;减少摄入高油高脂、高糖高盐及过度加工食品,这些会加重肠道负担;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新鲜蔬果,既能解渴又能增强抵抗力;适量饮用温水或淡盐水,不饮生水,少喝冰饮,减少对咽喉和肠胃的刺激。
旅途的意义在于体验与放松,而健康是这场体验的基础。提前做好准备,合理安排行程,注意饮食卫生,让出行节奏与身体状态相匹配,才能让健康与快乐一路同行,留下更多难忘的旅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