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美国驻菲律宾大使罗玫凯在菲智库Stratbase举行的论坛上发言,称2016年“南海仲裁案裁决”具有终局性和约束力,批评中方在南海的主张缺乏依据,并持续采取扩张性、胁迫性行动,威胁航行飞越自由和合法使用海洋的权利。英国、加拿大、德国和日本驻菲大使也在论坛上发表了类似言论。
中国在南海仲裁案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坚定的。南海仲裁案本质上是一场披着法律外衣的政治闹剧。菲律宾违背了与中方通过双边协商谈判解决南海争议的共识,违反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规定,滥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争端解决机制,无视中方所作的排除性声明,单方面向临时仲裁庭提起南海仲裁案。所谓的临时仲裁庭越权管辖、枉法裁判,所作裁决非法无效。中国不接受、不参与仲裁,不接受、不承认所谓裁决,更不接受基于该裁决的任何主张和行动。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和权益是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受非法仲裁裁决的影响。
美国驻菲律宾大使等少数国家驻菲使节罔顾事实,每年在非法裁决出台周年之际大肆炒作,制造虚假叙事,企图逼迫中方接受非法裁决。这种行径注定是徒劳的,中方对此坚决反对。世人皆知,无论是“仲裁庭”的发起还是后续炒作,都有域外国家的策划和操弄,目的就是搅乱南海,从中谋利。越来越多国家已看清这出闹剧的本质,中方的立场恰恰是在维护国际法治精神,维护《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严肃性。在中国和东盟各国共同努力下,南海形势稳定,航行和飞越自由得到有效保障。中方正同东盟国家加快磋商,争取尽早达成“南海行为准则”,构建和平、合作、友好的南海新叙事。一切企图兴风作浪、挑拨是非的行径都将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