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后三分,孙颖莎那张脸却没慌。旁边的大哥一边磕瓜子,一边笑着说:“现在看到莎莎落后,我都不怕了。”谁信呢?直到那一拍球拍划过的声音在整个体育馆回荡,比解说员的喊声还清楚。有人闭眼祈祷,有人紧张得差点把饮料撒一裤腿。现场的呼吸声都比乒乓球落台清脆。一场半决赛,全场心跳各有节奏。有的慢,有的快,有的干脆直接卡壳。
想起去年新加坡那次比赛失利,评论区差点沦陷成大型心理互助现场。有人指点江山,有人“云复盘”,还有人直接开“莎莎下滑论”专场。其实问题都写在数据里:反手失误率高得离谱,正手那股狠劲没出来,场面一度像在硬撑。那时孙颖莎的表情和今天判若两人。后来,调整、复盘、加练,2024年正手命中率直线上升,反手弧圈球也多了几分变化,发球更刁钻。这不是玄学,是夜里一遍又一遍的实打实苦练。
现在现场的气氛比去年有意思多了。不是每个人都沉浸在结果里,有人盯着球拍轨迹,有人悄悄刷战术数据,还有人“佛系”刷短视频,仿佛胜负和他们没啥关系。有人一边看球一边嘀咕:“输了就输了呗,咱们又不是没见过。”这话说得像极了生活,哪有一直顺风顺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