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4种家中的致癌物,很多人天天接触却不知道! - 社会热点 - 亿席商务网
标王 热搜: 广州  SEO  贷款  深圳    医院  用户体验  网站建设  机器人  贵金属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会热点 » 正文

这4种家中的致癌物,很多人天天接触却不知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7-10 21:43:40  来源:互联网  作者:亿席商务网  浏览次数:76
核心提示:日常生活中,潜藏着一些被我们忽视的致癌元凶。了解这些物质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接触,对于我们和家人的健康至关重要。接下来,我们将一一揭秘那些可能存在于我们身边的4种潜在致癌物。槟榔果、槟榔嚼块槟榔是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定义的一类致癌物,包括槟榔果、含烟草的槟榔嚼块、不含烟草的槟

日常生活中,潜藏着一些被我们忽视的致癌元凶。了解这些物质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接触,对于我们和家人的健康至关重要。

接下来,我们将一一揭秘那些可能存在于我们身边的4种潜在致癌物。

槟榔果、槟榔嚼块

槟榔是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定义的一类致癌物,包括槟榔果、含烟草的槟榔嚼块、不含烟草的槟榔嚼块。

一类级致癌物是指有明确致癌作用的物质,它会导致口腔癌。口腔癌的五年生存率只有30%~50%。作为一种高致死癌症,即使进行手术,超过半数的患者,也会在术后因复发而死亡。

此外,嚼槟榔还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你开始嚼了,可能就很难戒掉。希望大家都能够珍惜生命,远离槟榔。

酒,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特殊的传统和地位。

不过,酒精早已被IARC列为1类致癌物(对人的致癌风险有充足的证据),酒精就像是一场派对上的不速之客,它悄悄地潜入我们的身体,然后开始制造麻烦。它至少和七种癌症有关,包括口咽、喉部、食管、肝脏、结肠、直肠和乳腺。

要注意的是,酒精没有所谓的“安全剂量”。就像那些越堆越高的乐高积木,风险也是越堆越高。喝得越多,风险就越大。哪怕是小酌一杯,也可能让我们的危险指数“攀升”。

比如,如果你每天喝掉50克酒精,那就像是在你的健康账户上开了个不小的支票。口腔癌和咽癌的风险会增加2.1倍,食道癌、喉癌和高血压的风险也会翻倍,乳腺癌的风险更是会飙升55%。

油烟

烹饪时产生的油烟是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会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肺癌已成为女性常见癌症之一。说到肺癌,大家首先会想到的是抽烟。但是,女性通常吸烟率很低,为什么肺癌发病率却很高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高温油烟。

研究表明,在不吸烟的女性群体中,长期接触炒菜油烟的人肺癌的发生风险会提高3.79倍。油烟中的有害物质,如苯并芘、丙烯醛等,存在诱发肺癌的风险。所以,厨房里一定要配一个好点的抽油烟机。

每次做菜在开火前就提前打开抽油烟机,烹饪结束后,继续开启抽油烟机几分钟,以清除残留的油烟。

如果抽油烟效果不好,也可以用微波炉、烤箱等工具替代明火烹饪。

鱼生、醉蟹等

去沿海地区旅游的朋友可能都吃过比如鱼生、鱼生粥、打边炉等淡水鱼虾食品。然而,淡水鱼中有一种非常常见的寄生虫——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它又叫肝吸虫,是我国感染率最高的寄生虫之一。

很多人不知道,肝吸虫也是致癌物。

生吃淡水水产是造成肝吸虫感染最重要的因素。在有生吃淡水鱼生习惯的地区,肝吸虫的感染率相当高。最近几年,蛔虫、钩虫、鞭虫等寄生虫的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但肝吸虫的感染率在部分地区反而呈现上升趋势,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这些地区的人们喜欢生吃淡水水产。

目前已知有近70种淡水水产都可能携带肝吸虫,有调查发现,部分地区的草鱼、胖头鱼、麦穗鱼感染率高达75%以上。因此,提醒大家一定不要生吃淡水鱼虾。此外,自己在家做淡水鱼虾时,也要注意将案板、刀具以及容器等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



 

  以上是“这4种家中的致癌物,很多人天天接触却不知道!”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亿席商务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业信誉等),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本企业其他资讯

 
网站首页 | xml | top资讯 | 粤ICP备110904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