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军用了哪些手段驱离外机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威慑[看点] - 社会 - 国内资讯 - 亿席商务网
标王 热搜: 广州  SEO  贷款  深圳    医院  用户体验  网站建设  机器人  贵金属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 社会 » 正文

中国空军用了哪些手段驱离外机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威慑[看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6-30 23:41:39  来源:互联网  作者:亿席商务网  浏览次数:35
核心提示:当歼-16飞行员张占方以近乎垂直的角度逼近外机,红外弹准备就绪的警告信号在公共频段响起,这场发生在东海上的空中对峙不仅展现了单次战术胜利,更体现了中国空军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威慑”的战略转型

当歼-16飞行员张占方以近乎垂直的角度逼近外机,红外弹准备就绪的警告信号在公共频段响起,这场发生在东海上的空中对峙不仅展现了单次战术胜利,更体现了中国空军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威慑”的战略转型。23年前王伟烈士用生命捍卫的领空,如今正被三代半战机组成的钢铁长城牢牢守护。

中国空军用了哪些手段驱离外机

2001年4月1日,南海的天空见证了中国空军最悲壮的拦截。歼-8II战斗机与美军EP-3侦察机相撞,暴露出当时中国空防体系的致命短板。王伟烈士驾驶的歼-8II低速性能不足,在贴身拦截中显露无遗,而缺乏预警机支持的防空体系,让拦截行动如同“盲人摸象”。那次事件形成的处置链条深刻反映了技术代差下的战略被动。歼-8II最大起飞重量仅18吨,航程不足2000公里,面对美军大型侦察机时,飞行员只能用生命填补装备差距。

中国空军用了哪些手段驱离外机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威慑

23年后的东海,同样的拦截剧本却上演了全新版本。两架歼-16采用“双机起飞、平行卡位”的战术组合,对闯入领海线附近的P-8A反潜机形成立体压制。这种重型多用途战机最大起飞重量35吨,作战半径3900公里,配合搭载的PL-15中距弹和PL-10格斗弹,形成了对P-8A的全面性能碾压。军事专家曹卫东指出,现代空防已进入体系对抗时代。本次行动中,空警-500预警机构建的战场感知网络使歼-16飞行员能提前占据有利阵位。从无线电警告、平行压迫到红外弹准备,这种渐进式威慑链条既符合国际规则,又通过技术优势形成心理压制。



 

  以上是“中国空军用了哪些手段驱离外机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威慑[看点]”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亿席商务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业信誉等),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本企业其他资讯

 
网站首页 | xml | top资讯 | 粤ICP备110904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