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表只有一个针孔、肺内只有指甲盖大小的创口,通过穿刺就能精准“揪出”肺小结节。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伦旭教授团队国际首创“经皮穿刺肺结节球形切除术”,不用开刀,仅通过穿刺即可实现肺小结节精准切除,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同时,患者恢复更快、创伤更小。该创新术式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肺小结节的超微创精准切除,为这部分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选择。
随着低剂量螺旋CT肺结节筛查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肺小结节被发现。刘伦旭教授介绍,该新术式具有三大创新特征:全球首创的全新切除术式,命名为“肺球形切除术”。手术团队通过增强现实导航系统,将专用球形切除器械精准送达肺结节所在位置,随后球形切除器张开,包裹肺结节后进行病灶切除、取出,这一过程在肺内仅留下直径15mm球形切除空腔,术后3个月内,切除空间会被周围肺组织填充。该技术相较于传统大范围大块肺组织切除手术,切除精准,不损失过多肺组织。此外,该技术通过经皮穿刺路径实现结节病灶完整切除,不需要切开胸壁肌肉,在体表仅留有3mm穿刺针大小的伤口,恢复后体表几乎不留手术切口。利用增强现实导航系统实现肺结节精准穿刺和目标定位也是该技术的一大亮点。
54岁的聂女士是首位接受经皮穿刺肺结节球形切除术的患者。2021年,聂女士体检发现右肺有一个小结节,大小约为4mm;2023年,复查显示该结节大小为5mm。自发现结节以来,她一直很纠结:不开刀呢,时不时就担心会不会是肺癌;开刀呢,结节毕竟不是很大,要切一大块肺组织,心里又很害怕。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外科就诊时,聂女士听说有一种专门针对肺小结节、创伤更小的创新术式,慕名找到刘伦旭教授。经过仔细检查,刘伦旭教授团队认为聂女士的肺结节比较小、但形态较为可疑,适合进行“经皮穿刺肺结节球形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