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五一假期的临近,央视新闻提醒旅客注意预订酒店不符、临期涨价、交通费含隐形费用等问题,并公布了一系列典型案例。王先生在一个机票代销平台上购买了一张从山东青岛到浙江宁波的机票。购票时,平台显示成人票价格为280元,机场建设费和燃油附加费共70元,另外可享受40元优惠,最终实际支付310元。然而,王先生在航空公司的官网上查询发现,机票总价款应为300元。即使享受了40元优惠,他仍多支付了10元。
王先生向民航局投诉后,代销平台回复称差价是由于购买了一个不知情的外卖红包。次日,平台退还了10元差价,但王先生认为这是欺诈行为,因为订票明细页面上并没有显示这10元外卖红包。实际上,平台不仅没有给予任何优惠,还通过隐形捆绑销售让他多花了钱。
王先生随后向北京互联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退还票款并予以三倍赔偿。法院审理认为,销售代理企业不得额外收取客票价格以外的服务费。本案中,平台未明确告知王先生支付金额的具体构成和用途,导致他在购买界面无法清楚了解费用细节,也无法拒绝支付额外的10元费用。
法官强调,增值外卖包既未告知消费者也未兑现,显示出平台的恶意。尤其是在节假日,订单量大,每单多收10元将带来巨大收益。最终,法院认定机票代销平台的行为构成欺诈,判令其向王先生赔偿机票价格三倍的金额,共计93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