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年来实施小规模纳税人税费优惠政策,以支持经营主体的发展。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政策漏洞,通过拆分经营、隐匿收入、虚假纳税申报等手段骗取税费优惠,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环境。国家税务总局近日曝光了三起相关案件。
这三起案件涉及池州市东至县荣峰再生资源回收站及盛荣峰、阿拉尔市宏润运输有限公司以及大连市沙河口区星海名媛美容院。这些案件中,涉案者通过将经营业务“化整为零”、隐匿收入或将本应适用一般纳税人税率的业务拆分至小规模纳税人名下,享受增值税低税率或免税优惠。所有涉案税费款、滞纳金和罚款均已追缴入库。
其中,盛荣峰使用亲戚朋友的85张身份证注册了85家个体工商户,每家每季度开票金额均控制在不超过30万元人民币的增值税起征点内,以此享受小规模纳税人减免政策并逃避缴纳税款。
西南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副主任廖呈钱指出,部分经营主体试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所谓“利益最大化”。企业拆分经营骗享税费优惠本质上是恶意逃税行为,不仅损害国家税收基础,还侵蚀税收公平。当市场主体普遍形成依法治企、诚信纳税、合规运营的行为自觉时,不仅能规避自身风险,还能促进企业稳健发展与市场健康生态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