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我省将正式进入汛期。据气象预测,今年汛期降水偏少、旱重于涝,强对流天气多发。主汛期(6月至8月)可能因高温少雨发生阶段性干旱,局地极端暴雨事件也可能多发频发。
全省各地正全力以赴做好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抗大旱的准备,在保供水保灌溉的同时,落实落细各项备汛工作。各级水利部门按照“一堤一库一案”防汛度汛要求,修订了1.8万余份水利工程度汛、工程调度、蓄滞洪区运用、应急抢险等预案方案,并修编了富水、沮漳河、汉北河、府澴河、清江、举水等重点河流的防御洪水方案。此外,还组织了269场防汛培训及演练活动。
为应对洪水和干旱,水文监测预报预警至关重要。今年新增1168处水雨情监测站点,3449座小型水库安全监测设施投入使用,补充建设25座山洪灾害监测站点。同时,对所有水文、山洪监测站点进行全面检查维护,确保预测精准、预警及时。
全省各类水利工程设备设施的维修养护任务已基本完成。截至4月23日,去年水毁的144处水利工程已修复,剩余7处预计本月底全部完成。
为应对汛期可能出现的各种险情,我省已将1000多名防汛专家和49支水利专业抢险队伍纳入省级统一调度,确保随时出动支援一线。全省储备了1.55亿台(件)防汛物资设备和181.56万立方米砂石料,并预置了110个砂石料场。在宜昌、恩施等山洪易发区,还配备了卫星电话,以确保在极端条件下信息通畅和高效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