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21日,美国市场出现“股债汇三杀”,美元、美股、美债同步大幅下跌。三大股指均下跌超过2%;ICE美元指数一度跌至97.92的低点,为2022年4月以来最低;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涨了7.74个基点,3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涨8.6个基点,2年/10年期美债收益率差扩大至约65个基点,为三年多以来最大。近期美债、美股、美元市场的表现表明,在美国政府一系列不合理关税措施下,市场对美元的信心正出现巨大动摇。
关于美国的贸易逆差,有两个基本事实需要澄清。首先,从美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来看,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经常项目余额为负,但金融账户余额为正,说明美国在经常项目上逆差,但在金融项目上有顺差。这意味着美国确实进口多于出口,但在金融项目上资本流入多于流出,所谓的“单方面吃亏”并不成立。
其次,美国是净资本输入国。简单来说,美国是一个“借钱过日子”的国家。数据显示,2023年末,美国对外金融资产约为34.4万亿美元,对外负债54.3万亿美元,对外净资产-19.9万亿美元。这意味着美国对外投资的资产小于负债,是净债务国,也是净资本输入国。美国一边累积经常项目逆差,一边带来了金融账户的持续顺差和资本流入,使持有对外资产的债务上升,欠外国的债务越来越多,净债务国的地位也越来越明显。
从国际金融的角度来看,美国作为净资本输入国,通过贸易逆差支撑了大量的美元输出,并利用金融实现大量欧洲美元、亚洲美元等回流。这一循环机制使得美国能够利用美元的特殊地位获取铸币税等经济利益,大量的美元回流也支撑起了美国国债的信用。由于美元的国际地位和国际清偿力,各国都需要持有美元,因此需要扩大对美出口。这是美元霸权的基础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