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广西遭遇不同程度的旱情。与此同时,4月20日洛清江支流西河出现超警0.37米的洪水,这是广西今年首场超警洪水。
面对干旱和洪水并存的现象,专家进行了分析。据广西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祁丽燕介绍,自2024年11月以来,广西平均降雨量为110毫米,各地降雨量在60至300毫米之间,较常年同期偏少三至七成,导致气象干旱反复发展。年初时,得益于自然降雨和人工增雨,气象干旱有所缓解。但4月以来,降雨持续偏少,部分地区气象干旱再度加剧。4月21日监测显示,河池南部、百色中西部、贺州西部、玉林南部及南宁和沿海地区土壤墒情不足。
春末夏初是广西强对流天气高发季节,这种天气会带来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和冰雹等灾害性天气。预计4月底前,广西将有3次降雨和强对流天气过程,但降雨分布不均,部分地区的降雨量仍偏少,气象干旱将持续。
受天气因素影响,黄淮西部、西北东部、西南等地部分地区旱情持续或发展,分布在广西、陕西、河南、云南、四川五省区。4月21日,水利部针对广西、陕西启动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并派出工作组前往指导抗旱保供保灌工作。
截至4月21日9时,南宁、柳州、桂林、梧州、防城港、钦州、贵港、贺州、河池、来宾、崇左等11市52个县(区)出现干旱灾害,累计造成40.5万人受灾,8.3万人因旱饮水困难;农作物受灾面积51.3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1亿元。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于4月19日提级启动旱灾防御三级应急响应,并派出工作组深入基层指导抗旱工作,组织水利部门科学调配水资源,开展小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与管护攻坚行动,新增、恢复灌溉面积2.29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7.69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