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欲静而风不止。特斯拉原本看似远离了关税冲击,但随着特朗普对等关税风暴的升级,也被卷入了动荡之中。4月16日当周,特斯拉股价经历了短暂的平静,但周三晚间因华尔街流传特斯拉自动驾驶出租车项目因关税问题搁置的消息,股价再度大跌。
汽车行业是全球化分工最广、最细的产业之一,特斯拉作为其中的佼佼者,依赖于中国新能源车产业的支持,在过去十年中积累了大量财富,支撑了埃隆·马斯克的科幻梦想。然而,在美国推动的逆全球化潮流中,特斯拉尽管不断调整供应链布局,但仍无法完全避开关税的影响。
过去几十年里,《北美自贸协定》下的免税政策使美国汽车产业链部分转移到加拿大和墨西哥。尤其是墨西哥,成为了汽车转口贸易的重要地区。然而,2018年《美墨加贸易协议》替代了《北美自贸协定》,提高了零关税汽车零部件比例,并要求更多钢铁和铝来自北美。这使得墨西哥的汽车转口贸易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特斯拉面临成本控制压力。
回到美国生产也并非易事。由于美国本土汽车产业链真空化,短期内难以填补。特斯拉通过敦促中国厂商在墨西哥兴建产能来规避“原产地规则”限制。近年来,包括宁德时代在内的多家中资企业都在墨西哥建立了产能。然而,新关税政策下,特斯拉的努力可能付之东流。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及其背后的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是其全球最大的生产制造中心。2024年,上海工厂交付了91.6万辆车,占特斯拉全球总交付数量的36.7%。大部分产能供应中国本土,剩余主要通过海运供应欧洲、澳大利亚、东南亚等地,极少部分回输美国。根据研究机构Bernstein的分析,特斯拉61%的销售来自美国本土,22%来自墨西哥,7%来自加拿大,仅3%来自中国。即使考虑部分上海工厂产能输入加拿大,总体数量也不会超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