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合肥市民陈女士在一家艺术摄影馆遭遇了所谓的“消费套路”。她在网络平台上看到该摄影馆宣传提供一个包含2套服饰、2次妆造、6张精修照片及多项赠品的199元优惠套餐,并承诺无额外收费。然而,当她到店后发现实际情况与宣传大相径庭。
199元套餐并不赠送底片或电子照片,只有几张入册照片。工作人员随后向她推销了一个1199元的套餐,但并未提及之前提到的6.6折优惠。在这种情况下,陈女士支付了1200元并签订了合同。
接下来,在化妆环节中,工作人员试图推销胸贴和美甲等附加产品。尽管陈女士多次拒绝,最终还是被说服购买了150元的胸贴。在挑选需要精修的照片时,工作人员打断她的选择,转而推销3888元的增值服务,包括增加32张精修照片、入册20张照片、摆台以及未来5年的三次妆造拍摄服务。为了拿到自己的照片,陈女士不得不再次签订合同。
事后,陈女士认为商家的行为涉嫌“套路”消费,要求退还部分增值费用。经过多次协商未果后,陈女士告知对方已经投诉,摄影馆才同意退还部分费用。
案件发生以后,有网友表示,这简直是现代版的‘剪刀手爱德华’,不过这里的剪刀手不是用来创造美丽,而是用来掏空你的钱包。也有网友认为,这些商家简直就是披着羊皮的狼,用低价诱饵吸引顾客上门,然后一步步把人拖进高价陷阱,真是防不胜防。
根据《广告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商家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应当与其宣传内容一致。如果商家在宣传中承诺的服务项目(如199元套餐的具体内容)与实际提供的服务不符,则构成虚假宣传。消费者可以收集相关证据,如宣传页面截图、合同文本、付款凭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