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对美国依赖进口加工关键矿物及其衍生产品的国家安全风险展开调查。根据1962年《贸易扩张法》第232条,特朗普指示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启动这项调查。
白宫表示,加工过的关键矿物及其衍生产品是美国国防工业基础的关键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喷气发动机、导弹制导系统、先进计算、雷达系统、先进光学和安全通信设备等。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特朗普政府在一周之内公布的第三起232调查。
北京广问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管健认为,这类调查更像是美方针对特定产品和行业的“对等关税”,旨在保护某些特定产业免受外部影响。白宫声明中详细界定了关键矿物的定义:包括美国地质调查局根据《2020年能源法》发布的“关键矿物清单”中的矿物以及铀;稀土元素则指美国能源部确定的17种元素及后续官方报告或出版物中新增的元素;加工过的关键矿物是指从矿石开采后经过一系列处理转化为金属、金属粉末或主合金的关键矿物;衍生产品则包括所有使用这些加工过的矿物作为投入的商品,如半导体晶片、阳极和阴极、永磁体、电动汽车、电池、智能手机等。
白宫还明确了商务部在进行232调查时应评估的因素,包括确定美国进口的所有加工关键矿物及其衍生产品的来源国及潜在风险。商务部长需在命令发布之日起90天内提交一份临时报告草案,并在调查开始后180天内向总统提交最终报告和建议。通常232调查的开展时间是在270天内,但这一时限并非固定,期间是否举行听证会等环节都是可选项。
此前,特朗普政府已宣布开启针对半导体和药品的232条款调查。这些调查涉及半导体基板、裸晶圆、传统芯片、尖端芯片、微电子产品及药品和其成分。管健指出,相比通过宣布国家经济紧急状态依据《国际经济紧急权力法》制定新关税计划,“232调查”具有相对明确的程序,包括调查期、评论期、听证会等,虽然IEEPA加关税速度快,但232调查这一手段更为完整和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