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新闻提到,结婚登记不再强制要求携带户口本,也不必回到户籍所在地办理,全国范围内都可以异地领证。这一消息在评论区引起热议,有网友调侃说:“现在领证比点外卖还方便,可对象还是发不到我手里啊!”
实际上,如今的年轻人早已不再拘泥于“选个黄道吉日”这样的传统观念。比如我的表妹去年与男友去民政局,从填写表格到领取结婚证只用了20分钟,回家路上还顺便买了杯奶茶。当被问及为何选择结婚时,她直言不讳地说:“我们已经AA制租房五年了,算下来花的钱比领证的工本费多得多。”
对年轻人来说,真正困扰他们的并不是领证流程,而是高昂的婚房首付、职场中对已婚未育女性的隐形歧视以及社交媒体上流行的“不婚不育保平安”的观念。我的一位闺蜜上个月拒绝了男友的求婚,理由非常现实:“我现在自己挣的钱都不够买护肤品,结了婚难道要跟他分着用便宜货?”
根据民政局的数据,结婚登记数已经连续八年下降。有趣的是,在离婚冷静期政策实施后,成都某区甚至出现了凌晨三点排队离婚的情况。这表明人们越来越清醒地看待婚姻问题,正如网友所说:“即使结婚证免费包邮到家也没用,关键是婚后生活能否维持良好状态。”
归根结底,结婚率不是由简化手续所能决定的。当年轻人开始使用Excel表格计算生育成本,通过SWOT分析来权衡婚姻利弊,并以“情绪价值”取代传统的物质需求时,那张结婚证书的意义已经发生了变化。现在看到朋友圈里有人宣布领证,下面点赞最多的评论往往是:“勇士啊!记得直播婚后生活!”
因此,与其担心领证是否方便,不如思考如何让年轻人觉得婚姻是一道值得认真考虑的选择题,而非人生的必选项。毕竟现在连喝奶茶都能选择无糖,对于结婚这件事,谁不想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甜蜜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