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经济紧密交织的当下,美国却执意逆潮流而动,肆意挥舞关税大棒,搅乱了全球贸易的平静局面,招致国际社会的广泛批判与反对。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主播法里德・扎卡里亚在节目中言辞犀利,指出美国政府当下的贸易保护主义已“荒诞至极”。
扎卡里亚批评特朗普以一种肆意妄为、极具破坏性且愚不可及的方式行使美国权力,将世界各国拖入一场毫无赢家的困局。美国政府在关税计算方式上更像是施展一种毫无科学依据的“巫术”,而非基于严谨的经济学原理。其诸多错误行径中,仅依据美国与他国的商品贸易逆差来设定税率,却对美国在服务出口方面的顺差视若无睹。诸如软件、电影、音乐、法律服务以及银行业务等被排除在考量之外。
随着新关税政策的出台,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达到了顶峰,税率之高甚至超过了20世纪30年代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短期内,全球各国都将在这股关税“寒风”中瑟瑟发抖;而从中长期来看,其他国家势必会另辟蹊径,绕过美国开展贸易合作,这类举措已在逐步实施。
美国《华尔街日报》警示贸易战犹如潘多拉魔盒,开启易关闭难。白宫贸然发动这场贸易战,必须对后续物价涨跌、就业形势起伏以及经济增长走向负全责。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封面漫画中的特朗普手握锯子对准美国地图,标题《毁灭日:如何在全球范围内控制损失》触目惊心。文章指出白宫的行为堪称现代史上最为严重、危害最大且毫无必要的经济错误。
从国际经济学视角来看,贸易保护主义违背了比较优势理论,阻碍了资源的有效配置。美国的高关税政策使本国消费者面临物价上涨的压力,企业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以汽车行业为例,美国对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加征关税,本欲提振本国汽车制造业,结果导致汽车价格飙升,消费者购车成本增加,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受到扰乱。此外,美国农民也深受其害,农产品价格因关税冲击而下跌,大量依赖出口的农产品积压,农民收入锐减,面临失业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