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飞跃往往在冲突、竞争和压力下实现。从核能到太空竞赛,再到如今中美之间的人工智能竞争,当风险最高时,创新就会加速。美国政府的关税战可能给中国带来经济损失,但也可能激发中国的技术浪潮。关税给了北京明确的理由采取行动,加倍努力提升技术优势。如果华盛顿的目的是压制中国崛起,那么它完全做错了。
关税不仅会改变贸易流向,还会重塑产业结构。如果美国的目标是遏制中国技术进步,应该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许多产品保持低关税,将中国锁定在低利润的基础制造业方面。然而事实恰恰相反。中国制造业曾迫使美国退出低端制造业,而美国现在的打压正促使中国将资源转向价值更高的先进技术。
北京认为,创新与核心技术控制是抵御关税的唯一可持续手段。拥有专利技术的企业,如华为和比亚迪,更能抵御关税和供应链冲击。科技和创新已成为中国国家计划的核心。“人工智能+”战略旨在迅速将人工智能嵌入所有可能的领域。低成本人工智能模型的创造者DeepSeek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中国还大力投资光量子计算,建设可与“星链”相媲美的低轨道卫星网络,并为商业空间站奠定基础。中国的目标是在芯片制造设备方面取得突破,并在全球工厂机器人密度方面领先。
贸易战重新确认了增长和竞争的重要性。中国对民营部门的支持加大,推出了一系列减税和有利于企业的政策。技术限制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它们非但不会阻碍进步,反而会将需求转向内部。以半导体为例,中国消耗全球三分之一的芯片,一度严重依赖美国供应商。制裁并没有减少需求,而是改变了方向。现在,中芯国际等中国本土公司的收入创下新高,并在研发方面进行再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