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太阳迎来关键节点 中国技术实现国际引领[看点] - 社会 - 国内资讯 - 亿席商务网
标王 热搜: 广州  SEO  贷款  深圳    医院  用户体验  网站建设  机器人  贵金属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 社会 » 正文

人造太阳迎来关键节点 中国技术实现国际引领[看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4-11 21:45:03  来源:互联网  作者:亿席商务网  浏览次数:122
核心提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迎来关键节点。4月11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的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运往法国。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任务顺利完成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迎来关键节点。4月11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的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运往法国。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任务顺利完成。

人造太阳迎来关键节点

ITER磁体馈线系统是磁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为聚变堆磁体传输能量和冷却介质,提供控制信号反馈,并在故障状态下作为磁体储能的泄放通道,确保磁体能量的安全泄放,被称为磁体系统的“生命线”。校正场线圈内馈线共有9套,每套由直径16米、高度3米的半环结构组成,是磁体馈线系统中尺寸最大的部件。

这些部件由等离子体所100%自主制造及测试,是国内承接的工程复杂程度最高的采购包之一,共计31套,总重约1600吨。自承接ITER磁体馈线系统采购包任务以来,项目团队已经完成了85%的任务,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如68千安高温超导电流引线、低温超导接头和低温绝缘材料等。累计交付上百套馈线系统大部件,总重超过1400吨,关键部件国产化率从31%提升至100%,展示了中国在聚变工程领域的实力和技术领先地位。

在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的支持下,等离子体所承担了多个重要采购包任务,包括超导导体、校正场线圈、磁体馈线、电源和诊断等。依靠自主研发,该所在ITER七方中的交付进度和产品质量名列前茅,创造了多项第一。凭借在托卡马克装置上的技术积累,等离子体所将一系列“中国设计”和“中国制造”应用于ITER国际大科学工程项目,为ITER计划的顺利推进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上是“人造太阳迎来关键节点 中国技术实现国际引领[看点]”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亿席商务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业信誉等),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本企业其他资讯

 
网站首页 | xml | top资讯 | 粤ICP备110904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