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号月壤研究获重大突破 揭示42.5亿年前撞击事件[看点] - 社会 - 国内资讯 - 亿席商务网
标王 热搜: 广州  SEO  贷款  深圳    医院  用户体验  网站建设  机器人  贵金属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 社会 » 正文

嫦娥六号月壤研究获重大突破 揭示42.5亿年前撞击事件[看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3-21 23:56:08  来源:互联网  作者:亿席商务网  浏览次数:67
核心提示:今天,中国科学家通过研究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带回的月壤样品,取得了一项重大突破:确定了月球最古老、最大的撞击遗迹——南极-艾特肯盆地(SPA盆地)形成于42.5亿年前

今天,中国科学家通过研究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带回的月壤样品,取得了一项重大突破:确定了月球最古老、最大的撞击遗迹——南极-艾特肯盆地(SPA盆地)形成于42.5亿年前。这一发现为太阳系早期大型撞击历史提供了初始锚点,对理解月球乃至太阳系早期演化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成果已在学术期刊《国家科学评论》上发表。

嫦娥六号月壤研究获重大突破

月球作为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其表面遍布了大小不一的陨石撞击坑,记录了太阳系撞击的历史。其中,直径约为2500公里的巨型撞击坑SPA盆地是月球最为古老的撞击疤痕,记录了月球幼年时期遭受的巨大“创伤”。SPA盆地的形成时间不仅是月球演化历史的关键节点,还可作为校准太阳系撞击史的重要参照,为火星、水星等行星撞击坑建立统一年龄标尺,被视为太阳系留给人类珍贵的“宇宙时钟”。

研究证明,在太阳系形成之后约3.2亿年,一次大型撞击事件形成了月球最大的撞击遗迹——SPA盆地,为月球撞击坑统计定年法提供了来自月背的初始锚点。基于月球正面样品校正的撞击曲线计算出的SPA盆地模式年龄与同位素定年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月球早期正面和背面的撞击通量大致相当。此外,该工作还确认43.5亿至43.3亿年的全月热事件与SPA大型撞击无关,为重塑月球早期演化序列提供了参考基点和科学依据。



 

  以上是“嫦娥六号月壤研究获重大突破 揭示42.5亿年前撞击事件[看点]”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亿席商务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业信誉等),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本企业其他资讯

 
网站首页 | xml | top资讯 | 粤ICP备110904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