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18岁的高三学生小袁在开学前一天因剧烈呕吐来到杭州萧山区中医院就诊。起初以为只是吃坏肚子,结果被确诊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一种可能致命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事发当天,小袁因恶心呕吐来到医院急诊,起初怀疑是简单的胃肠炎。但腹部CT检查显示他有脂肪肝、肝脾肿大等异常表现,医生建议进一步到消化内科就诊。在诊室中,小袁的生化检查显示多项指标远远超出正常范围,包括血糖、尿酸和血脂,表明他的机体代谢出现了严重障碍。医生还闻到了小袁口中呼出的烂苹果味(丙酮),建议他立即住院治疗。
入院后,医生进行了血气分析、血β-羟丁酸、尿常规等检测。结果显示小袁伴有严重酸中毒,尿糖4+,尿酮体4+,确诊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主管医生王嘉炜发现送检血液样本出现了明显的脂浊现象,这是由于小袁体内胰岛素相对不足,身体被迫分解脂肪供能,产生大量游离脂肪酸,并使肝脏合成更多甘油三酯。血液中甘油三酯过多导致血浆浑浊,再加上严重的脱水情况,加剧了脂浊表现。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最凶险的急性并发症之一,每小时血糖可飙升2.8-5.6mmol/L。一旦进一步进展并合并脑水肿,疾病死亡率极高,在青少年糖尿病患者中尤为危险。
小袁的父母告诉医生,小袁平时酷爱奶茶,几乎以奶茶代水,一天要点好几杯,还特别喜欢吃高盐高脂的高热量油炸食品。萧山区中医院内分泌科专家高雅文主任中医师指出,含糖饮料危害极大,一瓶可乐相当于10块方糖,长期饮用会导致胰岛素“过劳”,诱发糖尿病。此外,熬夜、久坐、缺乏运动以及学业压力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新发糖尿病患者中约30%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表现。胰岛素治疗中断者在停药三天内酮症酸中毒的风险会显著提升。应激状态人群如感染或外伤时肾上腺素飙升对抗胰岛素,也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
预防糖尿病的关键在于进行饮食管理,减少高糖、高脂肪、高盐食物的摄入;加强锻炼,每天坚持至少30分钟的有氧运动;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每晚7-9小时,并定期体检。高医生提醒广大市民,近年来像小袁这样的案例逐年增多,不良生活习惯正让青少年成为高发人群。若出现持续呕吐、呼吸异味、异常口渴等症状,务必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