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个社交平台上流传消息称全国301个县(市、区)的幼儿园将实行免费教育,并声称这是“教育部公布的消息”。这些信息还附上了一份幼儿园免费地区的名单,甚至有自媒体表示学前教育将纳入义务教育。这一消息在家长群体中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然而,多地教育部门均表示尚未收到相关政策和通知。经过多方求证,这些内容要么是无凭据的假消息,要么是对“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政策的误读。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一位家长方女士看到朋友圈里关于学前教育免费的文章后,对其真实性表示怀疑。她认为公办幼儿园已经非常亲民,收费很低,网传的免费政策不太现实。
实际上,这种误导性信息不仅限于安徽一地,在短视频平台上,大量自媒体以“某地幼儿园开始免费上”为标题发布视频,涉及十几个省份。这些内容通常以“教育部公布消息”为开头,声称“幼儿园免费试点公布了”“未来三年可以全国推广”。
中国之声记者向多地教育部门进行了求证,包括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在内的多个地区均表示没有接到相关文件和通知。温州瓯海区教育局副局长邹金伟明确表示:“我们没有收到通知,这个是网上他们自己说的,没有具体的指示意见,也没有具体的工作部署。”
山东银座英才幼教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袁霞也指出,部分家长误把“普及普惠”理解成了免费。她解释道,“普及普惠”不等同于免费教育,而是指大家都能进学校,并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实现包容性普惠。目前全国已有22个省份制定了普惠幼儿园的补贴标准。
2020年2月,教育部印发文件建立了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认定制度,从普及普惠水平、政府保障情况、幼儿园保教质量保障情况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指标和标准。今年2月,教育部进一步明确了对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的认定标准,要求经费保障到位,包括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不低于600元/年·人,并及时拨付到位,同时落实普惠性民办园补助,扶持普惠性民办园健康稳定发展。
对于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说法,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这是无凭据的假消息。他指出,义务教育具有刚性和强制性,很少有国家将学前教育纳入其中。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超过90%,普及目标接近实现,但要真正实现包容性普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应从拨款机制上将其纳入预算,确保学前教育经费的足额、及时和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