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更多的DeepSeek。过去几年里,中国大模型从业者们经常被问及中国距离追上ChatGPT还有多远。2025年初,这个问题有了新的答案。“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在全球科技圈引起了轰动,一度影响了芯片股,并引发了持续一个月的“DeepSeek热”。国际性AI大会都在讨论它,尽管它并未参加。
风投机构a16z创始人安德森将DeepSeek R1描述为“人工智能的斯普特尼克时刻”,而ScaleAI创始人亚历山大·王则认为DeepSeek的发布可能会改变一切。面对压力,海外AI巨头纷纷推出新产品,谷歌发布了Gemini2.0系列,xAI推出了Grok 3,OpenAI也开始焦虑,CEO在线征集开源方案。
以DeepSeek为代表的中国模型看起来已经追上甚至部分超越了一向领先的海外模型。QuestMobile数据显示,DeepSeek日活跃用户在2月1日突破3000万大关,成为史上最快达到这一里程碑的应用。GitHub显示,DeepSeek的Star量超过了OpenAI。全球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长期角力进入新阶段,大模型实力差距需要重新评估。
自2022年底ChatGPT发布以来,中国AI的主流叙事一直是“追赶”。但2025年,情况变得更加乐观。枫清科技创始人高雪峰表示,DeepSeek-R1将很多研究创新性地组合在一起,并真正实验,达成了现在的效果。复旦大学教授邱锡鹏认为R1-Zero证明了纯RL可以增强模型推理能力,这打开了新的思路。CIC灼识咨询执行董事董晓雅认为,DeepSeek的爆火意味着中国AI已大幅拉近与美国技术的差距。
从模型榜单来看,中国AI势力不容小觑。Chatbot Arena公布的最新一期榜单显示,Top11名单中,国内4家大模型厂商共有6款产品上榜。无论是在基座大模型还是推理模型领域,中国模型都表现出强大的竞争力。专利和顶会论文数量也显示出中国在大模型赛道上的竞争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