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蛇年开市以来,港股、A股以及在美上市的中概股表现亮眼,在全球资产涨幅榜中名列前茅。截至2月17日,恒生指数自2月4日以来上涨了11.89%,创业板指数同期也上涨了7.89%;截至2月14日,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在2月4日之后飙升12%。这些数据反映了全球资金对中国资产的追捧。
DeepSeek横空出世且一鸣惊人、机器人行业的蓬勃发展、稳增长增量政策的逐步推出和显效,快速提升了中国资产的吸引力。高盛在最新研报中指出,2025年开年以来,全球对冲基金对中国股票的买入力度不断加大。摩根士丹利策略师王滢团队也在报告中提到,全球投资者开始重新审视中国科技,尤其是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价值。由于当前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配置比例较低,预计短期内这一增仓趋势仍将延续。
高盛研究部预计,经济增长前景改善叠加市场信心提升,将使中国股票的合理价值提高15%-20%,并可能带来超过2000亿美元的投资组合资金流入。基于此,股票策略分析团队将MSCI中国和沪深300指数目标点位分别上调至85点、4700点,意味着未来12个月上述指数存在16%、19%的上涨空间。
从资金流向数据来看,富途数据显示,多只中国股票ETF规模在今年显著增长。截至2月14日,中国海外互联网ETF-KraneShares规模达到78.04亿美元,较去年年底增加23.9亿美元;3倍做多富时中国ETF-Direxion资产规模为21.98亿美元,较去年年底增加6.97亿美元;中国大盘股ETF-iShares资产规模为79.48亿美元,较去年年底增加6.81亿美元。
国内私募行业也感受到了这股热潮。某百亿级私募人士透露,开年以来与海外机构客户的沟通交流日益频繁,外资机构对中国资产的兴趣明显高涨。沪上某老牌百亿级私募表示,近期与外资机构交流时发现,他们对中国经济的预期发生了积极转变,自去年底以来,公司产品获得海外大型机构的净申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