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DeepSeek爆火已过去一个月,这家初创企业带来的冲击仍在持续。尤其是以BAT和字节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大厂,正在积极拥抱DeepSeek的技术。
除了将云业务与DeepSeek绑定外,在竞争激烈的应用侧,大厂们也表现出积极态度。最近,微信被曝正在进行接入DeepSeek R1模型后的“AI搜索”新功能的灰度测试,而百度也在同一天宣布将在搜索业务中全面接入DeepSeek和文心大模型的深度搜索功能。这表明DeepSeek正深入大厂的核心业务领域,推动新一轮的AI重构。
尽管积极拥抱是表面现象,实现应用的规模化落地才是关键。2025年,围绕算力和模型的新技术将推动大模型成本下降,实际应用变得更为重要。硅谷投资人张璐指出,大家的关注点逐渐转向了AI技术如何迅速落地并实现大规模工业化应用。
在应对DeepSeek的竞争时,百度和腾讯表现得尤为积极。百度不仅宣布放弃闭源路线并让文心一言全面免费,还在多个场合强调创新环境的重要性。腾讯则通过整合内部资源,在较短时间内为微信建立了新的AI搜索入口。这种快速反应反映了腾讯态度的转变。马化腾此前也提到,腾讯将持续投入算力储备,并在多个产品中推出AI智能体。
对于大厂而言,接入DeepSeek不仅仅是为了防御,更重要的是推动大模型应用的规模化落地。百度和腾讯都看到了更好的模型能力与自身产品结合所带来的潜在机会。C端用户规模和活跃度的提升可以直接带动付费意愿和转化率;而在B端,模型能力的提升可以增加token用量,从而提高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