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会是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吗 商业化曙光显现[看点] - 社会 - 国内资讯 - 亿席商务网
标王 热搜: 广州  SEO  贷款  深圳    医院  用户体验  网站建设  机器人  贵金属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 社会 » 正文

2025年会是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吗 商业化曙光显现[看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2-15 21:43:13  来源:互联网  作者:亿席商务网  浏览次数:125
核心提示:全球科技浪潮推动下,人形机器人产业正以超线性速度发展。预计2025年将成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带来丰富的投资机会。特斯拉等公司在该领域的定型与量产进程日益临近,国内外众多企业也纷纷加入,构建生态链

全球科技浪潮推动下,人形机器人产业正以超线性速度发展。预计2025年将成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带来丰富的投资机会。特斯拉等公司在该领域的定型与量产进程日益临近,国内外众多企业也纷纷加入,构建生态链。

2024年是人形机器人发展的关键一年,2025年或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实现商业化量产。目前,国际上的人形机器人巨头正在逐步推进量产,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重要参与者加入竞争。随着特斯拉、OpenAI、华为等公司持续投入及AI大模型的迭代更新,人形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逐渐成为可能。在老龄化趋势加剧和人力成本上升的情况下,人形机器人的性价比优势愈发明显,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未来,这一领域有望从B端向C端扩展,为国内零部件生产商创造更多机会,建议关注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

当前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发展阶段类似于2012-2014年的电动汽车。2022-2024年可类比于特斯拉Roadster测试阶段,2025-2026年则类似于Model S/X的规模化量产阶段,而2027年后将进入类似Model 3/Y的大规模消费市场。预计2025年,中国和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销量将达到1.5万至2万台,标志着市场的初步起量。

人形机器人市场潜力巨大,预计有十万亿级别的空间。全球制造业和服务业从业人员总数超过十亿,假设机器人渗透率达到一定水平,并且每1.5台机器人替代一个工位,再加上其他领域的新增需求,每年全球对人形机器人的需求量可达0.8亿台。单台价格约为12万元,对应的市场空间达到10万亿元。借鉴电动车的成功经验,加上软硬件基础的支持,人形机器人初期放量速度可能会更快。此外,多家初创公司和人工智能企业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积极布局,缩小了与特斯拉的差距。

软件方面,各大企业如OpenAI、微软、谷歌、百度、华为、腾讯、小米、阿里巴巴等都在大语言模型领域进行深入研究,使机器人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指令并完成任务。硬件方面,无框力矩电机、减速器和力传感器等核心部件的价值占比高,国产零部件仍有发展空间。随着人形机器人量产节点的临近,处于供应链核心位置的主要厂商将从中受益。

开源证券推荐关注丝杠、灵巧手等核心环节的相关企业,例如五洲新春、震裕科技、兆威机电、三花智控、双林股份、恒立液压等。同时建议关注轻量化、触觉传感器、驱动控制以及加工设备等领域的投资机会。国泰君安则指出,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恒立液压、兆威机电、贝斯特等公司值得关注,还包括拓普集团、双环传动、三花智控等受益标的。



 

  以上是“2025年会是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吗 商业化曙光显现[看点]”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亿席商务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业信誉等),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本企业其他资讯

 
网站首页 | xml | top资讯 | 粤ICP备110904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