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今年将实施一批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标志性工程,包括R4线一期北段等轨道交通快线的开工建设,围绕中德产业园站等站点打造轨道微中心,加快清华附中大兴学校等优质资源落地,试点建设花园城市示范街区,并加快建设北理工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集群、国际医药创新公园等高质量创新和产业承载空间。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杨秀玲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这些内容。
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新十年的新起点,为深入落实这一战略,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的重要一环,北京近期出台了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五个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方案从全面提升新城综合承载能力、加快提升发展能级、着力提升宜居宜业水平等方面进行了规划和支持。
近年来,平原新城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升,经济总量接近万亿规模,常住人口占全市比重超过三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约占全市四分之一。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医药健康、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蓬勃发展,成为年轻人创新创业的第一站。未来科学城、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生物医药基地等重点产业功能区也成为企业投资发展的热点地区。
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平原新城规划城乡建设用地、建筑规模总量约占全市四成,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在新的发展阶段,平原新城需要进一步提升发展能级,在推动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中承担更多责任。为此,北京编制了本次实施方案。
根据方案,平原新城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未来发展蓝图上的坐标节点更加具体。顺义将重点建设临空经济先行区、产城融合国际新城;大兴将重点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繁荣开放国门新城;亦庄将重点建设新质生产力典范区、高端产业综合新城;昌平将重点建设科技创新活力区、产教融合未来新城;房山将重点建设科教融合文化名区、新质智造产业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