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鸣谈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释放需求潜能【看点 - 社会 - 国内资讯 - 亿席商务网
标王 热搜: 广州  SEO  贷款  深圳    医院  用户体验  网站建设  机器人  贵金属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 社会 » 正文

王一鸣谈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释放需求潜能【看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2-21 23:41:58  来源:互联网  作者:亿席商务网  浏览次数:56
核心提示:12月21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研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4年会上表示,要提升金融服务与经济转型的适配性。王一鸣指出,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

12月21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研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4年会上表示,要提升金融服务与经济转型的适配性。

王一鸣谈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王一鸣指出,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过去,中国受到外部冲击时主要通过投资拉动增长,但现在扩大投资的空间在收窄,投资的边际收益也在下降。因此,转向政府培育消费、消费引导投资的模式值得研究。

王一鸣建议,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重点关注科技创新。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存在原创成果少、基础研究薄弱、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以及领军尖端科技人才缺乏等问题。创新模式应从过去的“跟随式”转向“引领型”。过去偏重成套终端产品,如核电、水轮机、高铁等领域的集成创新取得了突破,但基础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和软件方面尚未根本突破。未来应鼓励原始创新。

他还强调了产业升级的重要性,提出新质生产力要发展新兴产业和布局未来产业,同时加快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需求端最大的动力是新型城镇化,尤其是现有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这将释放巨大的需求潜能。绿色发展新动能,特别是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汽车,在过去对冲传统功能衰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王一鸣还提到,中国的金融体系是在传统工业化时期形成的,以间接融资为主,适合大规模、集中化的融资模式。然而,这种体系与科技创新的需求不完全匹配。科技创新风险大且需要长期持续投入,而金融机构更倾向于短期收益和大型项目。此外,中小科技企业需要小额资金支持,金融机构却更愿意提供大额资金。科技企业重视研发,轻资产,金融机构则需要抵押物。改变这种模式需要很多努力。

他认为,应在创投、PE、VC等领域进行制度突破,探索如何让传统银行体系更好地支持科技创新。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降低金融机构支持科创的风险,实现风险与收益的更好匹配。发展数字金融,从主体信用向交易信用转变,有利于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同时,鼓励普惠金融,支持创业活动,并适应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推进绿色金融。绿色金融标准需与国际市场对接,利用碳市场培育更多金融衍生品。



 

  以上是“王一鸣谈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释放需求潜能【看点”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亿席商务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业信誉等),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本企业其他资讯

 
网站首页 | xml | top资讯 | 粤ICP备110904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