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第11次成功预警小行星撞击 紫金山天文台贡献显著【看点 - 社会 - 国内资讯 - 亿席商务网
标王 热搜: 广州  SEO  贷款  深圳    医院  用户体验  网站建设  机器人  贵金属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 社会 » 正文

人类第11次成功预警小行星撞击 紫金山天文台贡献显著【看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2-08 20:45:48  来源:互联网  作者:亿席商务网  浏览次数:43
核心提示:北京时间12月4日0时15分左右,一颗直径约0.75至1米的小行星在西伯利亚上空进入大气层。这是人类第11次成功预警小行星撞击事件,也是2024年第4次成功预警

北京时间12月4日0时15分左右,一颗直径约0.75至1米的小行星在西伯利亚上空进入大气层。这是人类第11次成功预警小行星撞击事件,也是2024年第4次成功预警。撞击发生两小时后,国际小行星中心收到了全球64个观测数据,并给这颗小行星编号为2024 XA1。

人类首次准确预测小行星撞击地球是在2008年10月6日。当时,美国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和美国宇航局宣布,格林尼治时间10月7日2时46分,一颗编号为2008TC3的小行星从苏丹北部上空进入地球大气层并燃烧。事后观测显示,预计的撞击时间误差仅为15秒。

此次成功预警过程中,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处于监测的关键地理位置,紫金山天文台组织了位于云南姚安观测站的0.8米口径姚安高精度望远镜、青海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的2.5米口径墨子巡天望远镜及0.7米口径多应用巡天望远镜阵列进行组网跟踪观测。从12月3日19时49分开始直至23时33分,最终观测到撞击前42分钟的图像。

太阳系中不仅有月球和火星这样的“主角”,还有数量超过140万颗的小行星。这些小行星通常在太阳系中稳定运行,但有些近地小行星运行轨迹接近地球。大约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约10千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引发了海啸、火山爆发和地震,导致地球环境巨变,科学界认为这次撞击可能是恐龙灭绝的原因之一。

近年来,近地小行星频繁造访地球,但大多有惊无险。例如,2020年12月23日7点23分,一颗火流星划过青海玉树和西藏昌都交界的高空,降落在地,无人伤亡。然而,2013年2月15日,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发生小天体撞击事件,天体在穿越大气层时摩擦燃烧发生爆炸,产生大量碎片,导致当地建筑窗户玻璃破裂,约1200人受伤。

专家介绍,小行星撞击后果与其速度和质量有关。如果是一颗1公里直径的小行星,可能会引起全球性灾难;直径140米左右的小行星可能会对一个区域造成毁灭;直径50米的话可能是一个地方性的影响。对于近地小行星,可以通过大口径、大视场的望远镜观察,在其靠近地球前几天或几周发现它,以便及时应对。



 

  以上是“人类第11次成功预警小行星撞击 紫金山天文台贡献显著【看点”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亿席商务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业信誉等),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本企业其他资讯

 
网站首页 | xml | top资讯 | 粤ICP备110904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