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克拉玛干沙漠,这片被称作“死亡之海”的地方,在2024年的春天见证了非凡一幕:中国制造的无缝钢管突破极限,向着地下11100米的超深层继续掘进,展示了“工业血管”的非凡实力。无缝钢管的历史悠久,但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仍需完全依赖进口。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由此加速,决心改变这一局面。
1949年,中国的钢铁产量极度匮乏,无缝钢管生产更是空白,整个国家的工业基础亟待加强。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启动,借助苏联的帮助,156个工业项目如火如荼地展开,标志着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正式启程。这期间,工业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仅仅五年,所取得的成就超越了过去百年。
六十年代,面对国际环境的挑战,中国实施了“三线建设”,不仅强化了西部地区的工业基础,也为国家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改革开放后,中国制造业进入快速发展轨道,年均增长率高达14%,并逐步成为“世界工厂”。至2010年,中国重返全球第一制造大国行列,并持续保持领先地位,众多工业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首位。
时至今日,中国制造不仅在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领域展现新活力,还拥有全球最全的工业门类,为制造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传统产业亦不甘落后,通过技术创新和绿色转型,焕发新生,如山东某企业在轮胎制造领域的变革,成功打入高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