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当首位网友发现巴黎奥运会标志与知名主持人鲁豫的形象惊人相似时,或许未曾预料到这一趣谈竟会在奥运帷幕即将拉开之际,获得官方的认可与采纳。7月17日,伊利正式宣布鲁豫成为其巴黎观赛大使,这一举动在网络上掀起波澜,好似多年前的一条评论如今精准命中靶心。
故事起源于2019年揭晓的巴黎奥运会徽标,设计中融合了奥运圣火、金牌及法国的国家象征“玛丽安娜”。设计中,奥运圣火勾勒出脸部轮廓与发际,一抹法式红唇点缀其间,旨在传达“奥运属于每个人”,并向女性运动员致敬。然而,该设计一经亮相,就在中文网络空间引发了热议,许多人觉得它与鲁豫标志性的短发造型颇为相像。
随着奥运营销战役逐渐升温,各大赞助商各显神通以吸引公众注意,伊利作为2024年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官方乳制品伙伴,通过这次巧妙的玩梗操作,成功激发了网友们的共鸣。在同步推出的宣传视频里,旧梗被赋予新意,如鲁豫与奥运标志的关联被幽默地描述为“一旦接受,无法逆转”,甚至有桥段提及路人询问鲁豫是否将自己的形象“赞助”给了巴黎赛事,增加了不少趣味性。
此番创意的最大亮点,在于品牌机智地将流行梗纳入麾下,实现借势营销。长久以来,具有反差与幽默感的梗易于引发再创造和深入探讨,从而获得更多共鸣。品牌若能快速捕捉并利用这些热点,无疑能有效提升自身曝光度和话题讨论量。在奥运营销的背景下,这种富含趣味的联动策略,可以较低成本激发大众对赛事和品牌的兴趣,但前提是广告创意需精准踩中消费者的心理“笑点”。
在社交网络时代,品牌营销的关键策略之一就是“官方玩梗”,即巧妙借助已有的文化现象或流行语境。相比直接灌输信息,让消费者通过参与和创造感到附加价值,能更有效地激发他们的热情。名人因其名字或形象与品牌产生关联的案例不在少数,如景甜代言景田矿泉水、毛不易因名字谐音接连代言多个产品,以及支付宝香港区选用英文名与品牌名相契合的李佳芯作为代言人,都展现了借势营销的智慧。
宁静与M&M’s巧克力豆的“撞脸”合作,也是靠“脸”营销的成功案例。品牌方迅速捕捉到网络热议,凭借热门节目的东风,迅速促成宁静成为品牌大使,展示了品牌在营销上的敏锐洞察力和快速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