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见证了全国大型演唱会及音乐节数量的激增,超过了2000场,线下文娱活动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亮点,并预期2024年将持续增长。据中国裁判文书网数据,在2023年至2024年5月期间,涉及演唱会和音乐节的法律案件超过500起,北京地区占比显著,超过150起。这些案件多集中于票务问题、知识产权争议及场地安全保证三个方面。
近期,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披露了一系列与音乐演出相关的案例,借此提醒公众应警惕此类活动中的法律风险。
演唱会和音乐节的门票紧俏催生了“黄牛”市场,随之而来的欺诈行为频发。例如,有人假借能购得热门演唱会门票之名骗取钱财,李某某便是通过QQ谎称能购得某明星演唱会票务,诈骗卢某5600元,最终被判刑并处罚金。
购票平台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包括缺乏透明的退改签政策、隐蔽的退票规则,甚至出售视线受阻的“柱子票”“墙根票”,这些都导致了大量消费者不满。2024年,“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演唱会、音乐节的投诉接近5000起,其中视线遮挡问题尤为突出,常常需要法律手段介入解决。
另外,未经授权使用演唱会音视频资料同样引发了知识产权争议。某KTV因非法放映含有演唱会画面的歌曲被判赔偿著作权人经济损失,再次强调了版权保护的重要性。
至于场地安全,密集人群和不良天气等因素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如滑倒受伤等,主办单位需加强安全保障措施。李某在雨中参加演唱会时不慎摔倒致残,法院判决主办方承担部分赔偿责任,强调了主办方的安全保障义务。
针对这些问题,法院和相关部门建议加强对票务市场的监管,优化实名制,强化技术监控,并推动行业规范发展。同时,要求主办方提升安全意识,事先审核安保措施,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总而言之,随着“演出经济”的兴起,维护良好的票务环境、保护知识产权、确保观众安全成为了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