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媒:印度享受“人口红利”面临挑战 - 生态圈 - 企业投稿 - 亿席商务网
标王 热搜: 广州  SEO  贷款  深圳    医院  用户体验  网站建设  机器人  贵金属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投稿 » 生态圈 » 正文

法媒:印度享受“人口红利”面临挑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4-21 23:27:20  来源:互联网  作者:亿席商务网  浏览次数:122
核心提示:参考消息网4月20日报道 法国《世界报》网站4月15日刊发题为《印度,新的人口大国》的文章,作者是索菲·朗德兰。全文摘编如下:尽管联合国预计将于近期宣布印度人口超过中国,但一些独立人口机构(比如“世界人口评论”组织)表示,印度人口早在2022年就已经超过了中国。印度人口现在为14.17亿,而中国为14.

参考消息网4月20日报道 法国《世界报》网站4月15日刊发题为《印度,新的人口大国》的文章,作者是索菲·朗德兰。全文摘编如下:

尽管联合国预计将于近期宣布印度人口超过中国,但一些独立人口机构(比如“世界人口评论”组织)表示,印度人口早在2022年就已经超过了中国。印度人口现在为14.17亿,而中国为14.12亿。自1947年独立以来,印度人口增长了10多亿,并将继续增长到2060年,达到17亿。

这个正在取代中国成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非常年轻。印度40%的人口在25岁以下,中位年龄为28岁,而中国为39岁、美国为38岁。65岁及以上的成年人仅占印度人口的7%,而中国和美国的这一比例分别为14%和18%。

这种状况让印度面临一个危险的挑战:要么,国家能够为每月进入劳动力市场的100万年轻人创造就业机会,在生产力方面享受充足的“人口红利”;要么,就业增长没有起飞,局势可能变成一场人口灾难。目前,印度的劳动力市场远远没有满足需求。

非政府组织印度人口基金会会长普娜姆·穆特雷贾认为:“印度应在卫生、教育和技能方面进行大规模投资。任何拖延都将意味着数百万年轻人无法从国家的经济扩张中获益,并将加剧贫困、沮丧、脆弱性和可能的社会动荡。”

然而,到目前为止,该国忽视了公共卫生、小学和中学教育以及技能发展。采取行动和利用“人口红利”的窗口是短暂的。按照穆特雷贾的说法,只有不到3%的印度人具备进入有就业机会的劳动力市场所需的技能。

另一个挑战与女性有关。印度妇女仍然是被排除在劳动力市场之外的主要群体。她们的就业率不超过20%,而中国为69%。即使她们有了工作,绝大多数是在非正规部门就业,比如家务、垃圾收集、建筑、街头销售等。

在一定程度上,这种现象可以被解释为文化原因,但也是该国工业化程度低的结果。印度依然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农业劳动力占比为41.5%,工业占26%,服务业占32.5%。尽管莫迪政府许诺将工业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从目前的14%提高到25%,但这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印度GDP领先于英国,排在全球第五,但这一排名丝毫说明不了其财富水平。它的人均GDP仅为2000多美元,这不属于大国水平,而是与肯尼亚和科特迪瓦并列,而中国的人均GDP为12000美元。印度还有8亿穷人,他们依赖政府发放的口粮。

印度的人口分布图显示出这是一个具有两种发展速度的国家:一些先进发达的邦拥有良好的教育水平,生育率远低于人口世代更替水平(即每名妇女生育2.1个孩子),比如喀拉拉邦、泰米尔纳德邦、安得拉邦等;那些不太发达的邦,比如比哈尔邦、北方邦和拉贾斯坦邦,教育落后,生育率高。

这些差异将导致前所未有的迁徙运动。新德里人文科学中心人口学家克里斯托夫·吉尔莫托分析说:“喀拉拉邦和泰米尔纳德邦将成为新的移民中心,因为它们需要劳动力。比哈尔邦、恰尔肯德邦、奥迪沙邦和北方邦则是提供移民的地方。这将产生重大的社会影响。”

在政治上,执政的印度人民党扎根的北方各邦将在议会中获得更多席位,相反,南方各邦则将失去一些席位。穆特雷贾指出:“这种情况将在南北之间造成诸多紧张状态,南方得到的发展拨款将会减少。”

印度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确保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将对世界其他地区产生影响。如何在不进一步破坏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情况下,在2060年前再容纳大约2.5亿人?这对环境、资源和土地的压力将是巨大的。

人口增加也将导致对城市化的需求增加。印度必须扩大已经达到极限的特大城市,并建设新的城市。不断扩展的新德里将经历持续的城市化,并吸纳相邻的哈里亚纳邦的村庄。吉尔莫托表示:“城市化是印度的未来,它可能会使部分人口脱离农业。”



 

  以上是“法媒:印度享受“人口红利”面临挑战”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亿席商务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业信誉等),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本企业其他资讯

 
网站首页 | xml | top资讯 | 粤ICP备110904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