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避免假借“专家”身份误导公众,是好事也是急事 - 社会 - 国内资讯 - 亿席商务网
标王 热搜: 广州  SEO  贷款  深圳    医院  用户体验  网站建设  机器人  贵金属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 社会 » 正文

建议避免假借“专家”身份误导公众,是好事也是急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3-04 00:29:38  来源:互联网  作者:亿席商务网  浏览次数:100
核心提示:建议避免假借“专家”身份误导公众,是好事也是急事

短视频平台有一定的身份认证机制,通过查验证书、证件等方式,对个人、机构和企业账号信息真实性进行确认,但不具有强制性。与建立了严格核查标准的传统媒体不同,一些未经身份认证的个人媒体账号,也可以假借“专家”“学者”“律师”等专业身份发布短视频,传播政策解读、法律法规、前沿科技、医学卫生、生活常识等各个领域的内容,普通受众往往难以辨别内容的真伪和是否具有科学性。如某些账户发布的“国际通用报警求助手势”“事业编制即将全面取消”等具有虚假性、误导性内容的传播,严重误导了公众的认知。

建议避免假借“专家”身份误导公众,是好事也是急事

建议提高传播知识类短视频的发布门槛。对短视频进一步细化分类,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制度,按照不同的类别,设定不同的准入门槛。对涉及重要政策解读和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要求创作者拥有相关的资质。短视频平台要加强沟通,邀请官方机构和专业领域精英入驻平台,并辅助其制作内容真实、形式新颖、用户喜闻乐见的高质量短视频。

除现有的大数据推送外,创新推送模式,通过人工推送等方式干预,优先推送由官方账号和权威专家学者发布的视频,扩大优质视频的覆盖面,降低存在语言夸张、真实性存疑等问题短视频的推送频率。

相信,每个家庭的“相亲相爱一家人”群里,总有那么几条,尤其是对老年人而言,极具吸引力的“专家科普”视频。或分不清真假、或弄不清来源。

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民进中央提议避免假借“专家”身份误导公众,并建议提高传播知识类短视频的发布门槛。普通受众难以辨别内容真伪,这个建议很民生。



 

  以上是“建议避免假借“专家”身份误导公众,是好事也是急事”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亿席商务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业信誉等),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本企业其他资讯

 
网站首页 | xml | top资讯 | 粤ICP备110904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