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对华政策不起作用 受挫的一方可能是华盛顿而非北京 - 生态圈 - 企业投稿 - 亿席商务网
标王 热搜: 广州  SEO  贷款  深圳    医院  用户体验  网站建设  机器人  贵金属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投稿 » 生态圈 » 正文

美国的对华政策不起作用 受挫的一方可能是华盛顿而非北京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1-29 23:14:20  来源:互联网  作者:亿席商务网  浏览次数:132
核心提示:美国《外交》杂志网站1月26日文章,原题:美国的对华政策不起作用 尽管人们都在谈论我们如何进入了一个新的全球时代,但去年与2008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那年,俄“入侵”格鲁吉亚。美国与伊朗和朝鲜关系持续紧张。世界面临严峻的全球经济挑战。然而,一个显著区别是中美关系的状态。当时,即使存在政治与意识形

美国《外交》杂志网站1月26日文章,原题:美国的对华政策不起作用 尽管人们都在谈论我们如何进入了一个新的全球时代,但去年与2008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那年,俄“入侵”格鲁吉亚。美国与伊朗和朝鲜关系持续紧张。世界面临严峻的全球经济挑战。然而,一个显著区别是中美关系的状态。当时,即使存在政治与意识形态分歧、安全利益冲突以及对全球经济的不同看法,两国仍有可能开展“利己合作”。

作为时任美国财长,笔者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与中国领导人合作,防止危机蔓延、减轻危机的最严重影响并恢复宏观经济的稳定。如今,这种合作是不可想象的。与金融危机期间不同,新冠疫情未能激发中美合作,只加剧了日渐深化的对立。世界显然发生了变化。但没有改变的是,只要美中缺乏可能就共同利益进行合作的稳定关系,世界就将是一个非常危险且不那么繁荣的地方。

如今的中美正从一种竞争但有时合作的关系,急剧下降到近乎在每个方面都具有对抗性的关系。因此,与其盟友相比,美国正将其公司置于相对不利地位,制约其将创新进行商业化的能力。美国还将丧失在第三国的市场份额。对于担心美国输掉对华竞争的人来说,美国的行动可能正将这种担心变为现实。

美国正尝试组织一个“志同道合”的国家联盟,以制衡并向中国施压。但这种战略不起作用;这伤害美国和中国;从长期看,对美国人的伤害可能更甚于中国人。显而易见的是,在某些领域与中国合作或以互补方式开展行动、并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保持有益的经贸关系,符合华盛顿的利益。尽管许多国家也一样不喜欢中国的政策、做法和行为,但没有任何国家在解决这些担忧时模仿华盛顿的剧本。甚至华盛顿最亲密的战略伙伴也不准备像美国那样广泛地对抗、企图遏制或在经济上瓦解中国。

实际上,同在经济上与中国“脱钩”或去一体化恰恰相反,许多国家正在深化对华贸易。或许这正是中国在2020年超越美国成为欧盟最大贸易伙伴的原因,尽管美国多年来一直发出警告。2022年欧盟对华进出口贸易都实现增长。

在全球南方,华盛顿“去中国化”的做法甚至表现得更糟糕。2021年中非贸易达到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5%。华盛顿将华为等中国科技公司赶出骨干电信架构的行动在欧洲和印度表现相对较好,但在其他任何地方都表现不佳。

如今随着中国重新开放,美国这些企图甚至更不可能如愿以偿。北京正以“与美国以外的任何国家都多一些来往”的策略应对华盛顿的“去中国化”。中国正重新开放边境、向外国领导人抛出橄榄枝并寻求外国资本和投资以重启经济。很快会感到受挫的一方可能是华盛顿而非北京。贸易规则就是很好的例证。如今中国是世界最大贸易国。全球近2/3国家的对华贸易都超过对美贸易。

华盛顿正面临与经济引力背道而驰的风险。美国已成功控制包括先进半导体在内的最敏感技术。这些将中国拒之门外的企图肯定会伤害中国,但它们也伤害美国。

诚然,安全紧张局势已深深嵌入两国关系,如今的中国是令人生畏的强大竞争对手。华盛顿需要意志坚定但对美中对话持公平开放的态度,并在寻求与中国开展“利己协调”方面准备进行艰难而漫长的努力。美国需要守住拜登政府为防止双边关系“自由落体”而设置的底线。为加强协调,中美决策制定者应更频繁地会面并更坦诚地交流。

某种程度的“脱钩”无可避免,但大规模“脱钩”是无稽之谈。美国人受益于与世界往来,中国仍将是一个巨大市场,美国人要么参与其中,要么将有关份额拱手让给竞争对手。中国将成为未来几十年全球金融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的盟友和伙伴毫不掩饰他们无意孤立或遏制北京。这是华盛顿应从世界拒绝孤立中国中得到的信息。

作者为美国前财政部长、保尔森基金会主席亨利·保尔森,丁雨晴译



 

  以上是“美国的对华政策不起作用 受挫的一方可能是华盛顿而非北京”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亿席商务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业信誉等),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本企业其他资讯

 
网站首页 | xml | top资讯 | 粤ICP备110904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