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吴婷婷)今年是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在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开展基层工作的第六年。六年来,他带领乡亲们摆脱贫困,发展产业。今年两会上,新京报记者对话朱有勇。
记者了解到,由他创立的“院士培训班”未来还将继续招生,同时,学制三年的当地职业学校计划于今年9月迎来第一批新生。朱有勇认为,乡村振兴关键是人才,乡村建设需要更多的基层科技人员。
边远地区基层科技工作者人数有待增加
新京报:乡村振兴离不开科技的发展,请介绍一下目前边远地区基层科技工作者的现状。
朱有勇: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基层科技工作者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广大边远和贫困地区,基层科技人员在发展产业的过程中付出了极大努力。但是现在基层科技人员面临很多问题。从数量来说,基层科技人员越来越少,有的基层科技人员上了年纪,但年轻人却接不上来。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偏远地区的基层单位没有编制,所以很难招到人。而且有些科技工作者“下不去”。即使是从农村考到城市的大学生,毕业之后也不想回到乡村工作,更不愿意去偏远、艰苦的地方工作。
另外,从生活和工作环境来看,科技工作者的工作难度越来越大,但他们的生活条件亟待改善。特别是在边远山区、贫困地区,基层科技工作者缺乏必要的交通工具。比如云南有的山区村和村之间距离几十公里,道路条件很差,有的基层科技人员得搭老乡的摩托车或私家车,有时甚至得骑自行车、走路去村里开展工作,工作和生活条件都非常艰苦。这也是有些科技工作者不愿意到乡村基层工作的原因。
乡村基层科技人才考核应打破传统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