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盔有用!我国电动车驾乘死亡人数2006年来首降 - 生活热点 - 行业资讯 - 亿席商务网
标王 热搜: 广州  SEO  贷款  深圳    医院  用户体验  网站建设  机器人  贵金属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生活热点 » 正文

头盔有用!我国电动车驾乘死亡人数2006年来首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2-05 02:17:33  来源:互联网  作者:易鑫商务网  浏览次数:60
核心提示:“行动开展以来,电动自行车、摩托车、汽车驾乘人员交通事故死亡率同比分别下降11.7%、14.2%、12.4%;电动自行车

“举动展开以来,电动自行车、摩托车、轿车驾乘人员交通事端逝世率同比别离下降11.7%、14.2%、12.4%;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逝世人数自2006年以来初次下降;36个大城市轿车前排驾乘人员安全带均匀运用率超越90%,电动自行车安全头盔均匀佩带率从举动前的缺乏20%进步到当时的54%,宁波等部分城市安全头盔佩带率到达90%以上……”

这个举动,便是公安部交通办理局二零二零年4月布置全国公安交管部分展开的“一盔一带”安全看护举动。

“一盔一带,安全常在。”公安部交管局有关负责人标明,这组数据充沛标明晰安全头盔和安全带的重要性,大众佩带安全头盔、运用安全带的认识显着增强,“一盔一带”安全看护举动成绩斐然。

在“一盔一带”安全看护举动中,全国各地公安交管部分坚持宣扬引导先行、教育劝导结合、职业演示引领、社会协同共治,有用进步了电动自行车、摩托车骑乘人员和轿车驾乘人员的安全防护水平,助推路途交通事端防备“减量控大”作业取得了新成效。

坚持宣扬先行,教育劝导结合

“一盔一带”知晓度认同感大幅进步

据统计,摩托车、电动自行车、轿车是导致交通事端逝世人数最多的车辆。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逝世事端中,约80%为颅脑损害致死;轿车交通事端中,由于不系安全带被甩出车外形成伤亡的事端举目皆是。有关研讨标明,正确佩带安全头盔、规范运用安全带可以将交通事端逝世风险下降60%至70%,对维护广大大众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效果。

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看护大众出行安全,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展开思维的必定要求,也是完成人民大众对美好生活神往的务实之举。

“一盔一带”安全看护举动中,各地交管部分充沛利用传统媒体渠道和新媒体矩阵,全方位、高频次、大规模展开宣扬活动,在社会引起广泛重视,大众对“骑搭车辆要戴安全头盔、驾乘轿车要系安全带”的知晓度和认同感大幅进步。

公安部交通办理局精心制造宣扬内容,传达安全常识,组织各地制造宣扬海报3000余份,录制安全头盔、安全带视频1000余条,联合中央电视台策划制造了《让爱回家》主题公益广告,发起交通安全公益联盟同伴录制了《幸存者说》等系列节目6期,约请20余名明星人物录制宣扬片50余条。

“各位网友,我们好!这里是‘全国交通安全直播月’活动现场,我是合川交巡警小谢。今日,咱们经过蓝鲸FM渠道进行‘一盔一带’安全看护举动直播……”二零二零年5月14日16时,重庆市合川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展开“一盔一带”安全看护举动直播。民警“主播”小谢对着手机,展现了现在市面上常见的4种安全头盔,讲解了它们各自的特色,并约请伙伴演示正确佩带头盔的办法,并具体解读了路途交通安全法中关于运用安全带的规则。

“这场直播不错,有意义!”“支撑文明出行!”网友们纷繁留言、点赞。当日,共有上万名网友观看直播。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网络自媒体年代,交通安全宣扬作业应时而动、与时俱进。“一盔一带”安全看护举动展开以来,各地交管部分约请媒体记者随警报导1000余次,组织法令直播活动3000余次,曝光不戴安全头盔典型事例6.5万余起;经过微信、微博、报纸等媒体渠道发布宣扬提示信息30余万条,微博论题#一盔一带#阅览量达9.7亿次,推送抖音、快手短视频2万余条,播放量超100亿次。

二零二零年十一月23日,江西省新余市网红交警“海叔”廖松海来到早顶峰执勤岗点。周一早晨的城区主干道抱石大路人流量和车流量特别大,随之增多的还有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他转瞬就遇到一名骑电动自行车没戴头盔的女子,“海叔”进行教育后,她大声喊出“知风险会避险、安全头盔要戴好”的标语,“海叔”便赠送了她一顶安全头盔。

“一盔一带”安全看护举动中,各地交管部分强化面对面宣扬劝导教育,组织大众观看交通违法和事端视频、抄写交通安全法规、参与自愿劝导活动,引导驾乘人员自觉佩带安全头盔、运用安全带。举动展开以来,各地累计现场安全教育未佩带安全头盔1224万人次、未运用安全带750万人次。



 

  以上是“头盔有用!我国电动车驾乘死亡人数2006年来首降”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亿席商务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业信誉等),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本企业其他资讯

 
网站首页 | xml | top资讯 | 粤ICP备110904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