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外媒乱操心
(观察者网讯)为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等民生领域,我国于本月2日发布《关于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然而,中国这一服务国计民生举动,却让一些外媒“焦虑”了。有外媒为中国此举反映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而担忧,呼吁世界引起重视;也有媒体借机“阴阳怪气”地指责中国此举会对邻国产生不利影响。
《卫报》:中国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程,我们该为此忧虑
“中国的这项举动应引起世界对气候问题的警觉。”英国《卫报》在15日的报道中指出,在此之前,国际主流媒体并未对人工增雨等形式的气候工程给予充分关注,但随着中国对这项工作的推进,各国是时候引起注意了。
报道提到,在2012年至2017年期间,中国花费了超过13.4亿美元(约合87.6亿元人民币)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如今中国的计划更是前所未有。
根据我国发布的《意见》,到2025年,我国人工增雨(雪)作业影响面积达到550万平方公里以上。《卫报》称,中国的这一计划覆盖面积非常庞大,约占全国一半的地区,这一面积是印度国土面积的1.5倍,更是英国国土面积的20倍。
《卫报》认为,尽管目前这一技术并不简单,中国也面临着挑战,但这“几乎无关紧要”。真正令人担忧的是中国推进这项计划的所反映的全球气候危机——水资源短缺。
“气候危机不是即将来到,而是就在眼前。”报道称,如今水资源影响着全球超过30亿人,其中约有15亿人正遭受严重的水资源短缺。报道援引联合国的数据称,到2030年,水资源短缺将导致多达7亿人流离失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