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吴为)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准入谈判已在北京启动,此次谈判为期三天,涉及癌症、精神疾病、眼病、儿科等药品品种。
国家医保局于今年9月公布了《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通过形式审查的申报药品名单》,按照这一名单,今年共有751个品种通过形式审查。
据今年8月17日国家医保局公布的《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医保目录调整分为准备、申报、专家评审、谈判和竞价、公布结果5个阶段。目前正在进行的是谈判阶段,谈判成功品种将被列入国家医保乙类目录。
今年医保目录调整方案规定,2020年药品目录拟新增药品范围除了要符合《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可拟新增的第一个条件就是与新冠肺炎相关的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用药。新冠病毒肺炎治疗药品的降价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纳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的药品名单中,医保谈判涉及的与新冠肺炎相关的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用药有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散、利巴韦林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利巴韦林等12个药品。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完全结束,此次调整将直接影响到患者、医疗机构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用药负担。
前四轮医保谈判后,药品降价均在50%左右
第一轮医保谈判开始于2015年10月,当时的卫计委等16个单位建立起部门协调机制,组织开展了首批国家药品价格谈判试点工作。2015年11月,正式启动国家药品价格谈判试点,谈判小组先后与乙肝、非小细胞肺癌专利药品相关企业进行多轮谈判。2016年5月,首批国家药品价格谈判结果向社会公布,其中慢性乙肝一线治疗药物替诺福韦酯,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药物埃克替尼和吉非替尼,价格降幅均在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