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薪+中性名政策落地,变革后的中国足球会更好吗? - 社会 - 国内资讯 - 亿席商务网
标王 热搜: 广州  SEO  贷款  深圳    医院  用户体验  网站建设  机器人  贵金属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 社会 » 正文

限薪+中性名政策落地,变革后的中国足球会更好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12-15 00:32:04  来源:互联网  作者:易鑫在线网  浏览次数:51
核心提示:中国足协进一步加强限薪。资料图 今天中国足协在上海召开的2020中国足球职业联赛专项治理工作会议上公布了多项政策,从各俱乐部支出总额限制到球员限薪,再到中性名政策,均为中国足球职业联赛拉开了巨变的序幕

限薪+中性名政策落地,变革后的中国足球会更好吗?

中国足协进一步加强限薪。资料图

今天中国足协在上海召开的2020中国足球职业联赛专项治理工作会议上公布了多项政策,从各俱乐部支出总额限制到球员限薪,再到中性名政策,均为中国足球职业联赛拉开了巨变的序幕。

十年金元足球并没有给中国足球带来质的改变,中超繁荣的时候,映衬的背景是中甲、中乙俱乐部举步维艰。足协主席陈戌源用一番话来表达足协此次加大限薪力度的决心:“我们俱乐部的投入,是J联赛俱乐部的3倍多、K联赛俱乐部的10倍多,球员薪酬是J联赛的5.8倍、是K联赛的11.7倍。我们还不觉醒,难道良心已死吗?”在限薪的推进下,大牌外援全部撤出中超已是时间问题,这是现实做出的倒逼。

只是中国足协希望用工资帽鼓励本土球员留洋、用中性名结束俱乐部对母公司注资依赖的初衷与目前中国足球的现状并不相符。中超海外留洋的独苗是正在征战西乙的武磊,除了球员能力是否能达到留洋需求外,大牌外援的撤离也势必令各俱乐部更为倚仗优秀的本土球员,留洋是听起来很美的出路,实现起来却并不容易——多年来,中国不少优秀球员都有过留洋机会,但均以俱乐部不放人告终,可谓前车之鉴。

中性名是具有争议的变化,即使是中超俱乐部,目前也没有职业化到可以自己造血、自负盈亏的程度,当投资人难以通过俱乐部名称获得相应效益之后,当骤然失去知名外援外教带来的传播效应和品牌价值后,中超联赛的阵痛恐怕会难以避免地到来。

尽管从长远来看,中性名更为稳定,但球迷情感上的传承与认可同样是中国足球文化的一部分,如国安、泰达、建业等存在20年以上的老字号陪伴了一代球迷的成长,“一刀切”式的改名带来的情感震动会成为看不见的损失。

中国足协希望中国足球拥有健康的四级联赛,但最根基的问题在于多年来被反复提及的青训。职业足球开始大变革之际,根基的土壤能否得到阳光,或许这才是最重要的。



 

  以上是“限薪+中性名政策落地,变革后的中国足球会更好吗?”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亿席商务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业信誉等),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本企业其他资讯

 
网站首页 | xml | top资讯 | 粤ICP备110904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