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面对最强降雨,北京的下凹桥是怎么扛住的?
凌晨3点37分,北京市政路桥养护集团第一公路工程处养护管理部部长蔡惠民在微信群里发送了一条消息:“泵站人员撤吧”。丁各庄应急保障站段长何鑫半个小时后回复:“收到”。
在这次大雨中,下凹深度超过4米的通州丁各庄桥、左安门桥等大多数下凹桥都扛住了。记者走访发现,经过之前的改造,不少下凹式立交桥不仅摆脱了雨天积水的困境,还有了更大的改变。
这个变化来自于看不见的地下——很多立交桥下都增建或者扩建了调蓄池,含有很多杂物、比较脏的初期雨水都被转入污水管道,而不再排放到附近河流。
改造
雨水收集能力增加20%
因为上方有通燕高速和京秦铁路,东六环外的丁各庄桥有将近5米的下凹路面。13公里多长的通怀路上,只有这一个下凹桥区,这里也是附近小区、村镇、道路的最低点。
虽然附近有过泵站,但是因为这些年道路硬化面积逐渐增多,附近几个村镇的雨水都会往这里流,每次一下雨就会在桥区附近的路面上形成径流,继而出现积水。“2016年到2018年都有积水,我记得2017年在泵站改造之前,有一次积水的深度曾经达到80厘米。”蔡惠民回忆说。
丁各庄桥的改造在2018年底基本完成,扛住了2019年数次急性局地暴雨,不再有积水。
“去年有那么两三次,每小时的雨量超过40毫米了,我们都在桥下值守,看着水哗哗地往桥下流,好在都被我们的雨水管道‘收’走了,都没启动主泵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