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武汉一线医生 看他们身上的字哭了又笑了 - 国内资讯 - 亿席商务网
标王 热搜: 广州  SEO  贷款  深圳    医院  用户体验  网站建设  机器人  贵金属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直击武汉一线医生 看他们身上的字哭了又笑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27 01:04:38  来源:互联网  作者:易鑫在线网  浏览次数:122
核心提示:新型冠状病毒蔓延后,湖北省武汉市普仁医院感染病区的医护人员已连轴转多天,医院成了他们和患者共同的“家”。对于疑似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来说,保持供氧就是维持生命;而对于医生来说,做好生理隔离的同时,心理和情绪上的建设也同样重要。

原标题:直击武汉一线医生,看他们身上的字哭了又笑了

澎湃新闻记者朱轩

新型冠状病毒蔓延后,湖北省武汉市普仁医院感染病区的医护人员已连轴转多天,医院成了他们和患者共同的“家”。对于疑似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来说,保持供氧就是维持生命;而对于医生来说,做好生理隔离的同时,心理和情绪上的建设也同样重要。

持续满员状态的44张床位、8台呼吸机、每个班12个小时以上的工作负荷,随时随地突发的各种危险状况,都让医护人员倍感压力,几乎忘了24日是除夕。

“今天病房里有个护士在防护服背面写上了‘今天大年三十,别吼我!’几个字,我才意识到今天已经除夕了。”感染科二病区护士长邵丽24日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她们科室的护士都是二十出头,已经非常勇敢。偶尔“有情绪”,邵丽就鼓励她们一起哭一哭,甚至找她吵一架。

呼吸内科主任医师程德忠告诉澎湃新闻,春节他也将在医院度过。从17日晚转岗到二病区(也是危重病人最多的病区),他再也没回家,根本不敢睡觉。“这边只有我一个呼吸科医生,有什么情况肯定要在线,我手机都是24小时开机准备着。”他说,“昨晚我总算睡了下,现在我感觉睡觉就是最大的免疫力。”

感染科二病区交接后在桌上趴着睡着的医护人员。ink=""/>

感染科二病区交接后在桌上趴着睡着的医护人员。

1.65米高的氧气坛,从两个人一起换到一个人操作

对于重症肺炎患者来说,持续供氧的呼吸机就是是生命之源,也是医护人员必须把关好的救命工具。

17号下午3点,武汉普仁医院把二楼病区腾空,接应完楼下三个重症患者后,节奏更快的防控流程便在临时搭建的“二病区”中开启了。

医务部部长殷磊介绍,“以前我们只有一个感染科病区,医护共计约20人,现在扩增到三个病区。其他病区临时改造,人员就地转岗,接受相关诊疗标准和院感防护培训后投入工作。”截至22日17点30分,该院共收治发热患者86人,其中1/3属于危重患者。

程德忠是该临时病区中唯一的呼吸科医生。由于转岗时间紧,医护人员对于患者供氧方面的操作还不熟悉。于是,从业28年、“见过各种呼吸疾病患者”的程德忠就成了他们的“定心丸”。

早上8点,程德忠开始交班,换上防护装备后,挨个查房。

首先查的是重症病房。根据情况,他会和主管医生调整患者呼吸参数、布置下一步治疗方案,再去其他病房,查看是否有患者需要调整处理。一个早上的时间,要尽量看完几十个患者。

其中,最危险的便是已戴上呼吸机的患者。

“有些肺炎患者初期病症不明显,但后来逐渐加重,出现了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程德忠说,一旦出现ARDS,患者就需要靠呼吸机维持生命,脱机便可能死亡。此外,如果呼吸机出现氧气压力不够等故障,患者都会命悬一线。为应对这些突发情况,程德忠需要保持24小时在线的状态,随叫随到。

“刚搬病区时,呼吸机只有三、四台,根本不够用,有些患者没能用上呼吸机可能就死亡了。”程德忠说,“现在呼吸机增加到八台,一般用上的话就能维持生命。”

突发情况也不少见。19日下午,医院救护车在运送确诊患者去金银潭医院途中,因患者供氧不足折返。折返后,程德忠全程陪同,再次上路,并在路上给患者换氧。

程德忠说,他们到达金银潭医院后,却发现床位紧张、暂无人接应。他们走了三层楼,花了将近十分钟,终于找了一个空床位把患者安置了。“当时没有氧气了,我们就靠皮球捏(注:手捏球囊简易呼吸机),来给患者维持呼吸。”

日常换氧方面,则是护士们需要承担的重任。护士长邵丽介绍,二病区原属于普通病房,中心静脉供氧的氧压不够,所以临时启用了氧气坛(瓶装氧气)供应呼吸机使用。而有些重症患者每个小时都要换氧,不仅仅费时间,更费体力。

“换氧交接时会有一段停顿,患者监测仪上的氧浓度就直线往下掉,一下子从百分之九十几落到百分之六七十。所以动作必须快。”邵丽说,“但氧气坛有1.65米,比很多护士还高,需要很大力气才能操作。”

“我们的护士都只是20出头的小丫头,一开始只能在地上挪,扶都扶不住。后来慢慢熟练了就好了,从两个人一起换氧气坛到一个人操作,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熟练”,邵丽说。

“今天是过年,不准吼我”

在护士长邵丽眼中,二病区的护士们“活力是有的,情绪也是有的”。她们既是“20出头,会在防护服上写字,会因为委屈掉泪的小丫头”,也是“家里有事情也毅然决然留下,抹完眼泪继续坚守岗位的医护工作者。”

邵丽说,在二病区,日常工作也发生了很多变化。首先便是隔离措施。

直击武汉一线医生 看他们身上的字哭了又笑了

穿上防护服后“大家谁也不认识谁”,有护士在背上写打气的话语。 受访者供图ink=""/>

穿上防护服后“大家谁也不认识谁”,有护士在背上写打气的话语。受访者供图



 

  以上是“直击武汉一线医生 看他们身上的字哭了又笑了”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亿席商务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业信誉等),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本企业其他资讯

 
网站首页 | xml | top资讯 | 粤ICP备11090451号